有时候 , 大白话俗语蕴含了养生保健的大道理:“大寒不寒 , 人马不安 。 ”体质偏弱的孩子更要注意 。 尤其我发现 , 最近气温有爬升的迹象 , 很多宝妈们带孩子外出活动 。 晒太阳本是一件自然补阳的好事 , 可一旦疏忽 , 孩子很容易被隐隐的寒意所伤 。
大寒时节 , 本应和大家轻松地聊聊腊八粥的吃法(把握好“3岁以上、消化好、无热证、每周1次”原则即可少量食用) , 但关乎宝宝的健康问题 , 还是想趁此机会和大家重点讲讲:如何应对天气乍暖还寒 。
为何中医有“暖冬易病”的说法呢?
一旦冬天比较温暖 , 人的肌肤腠理不会像寒冬时那样紧闭 , 抵抗外邪的“闸门”就没那么严实 , 还很容易往外发散阳气 。
按理说 ,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但与此同时 , 大寒的到来也在告诉人们 , 冬天即将过去了 。 所以 , 最近一些地区也有天气回暖的迹象 。
本来冬季就是个阳气匮乏的季节 , 日常应该给孩子敛藏阳气 。 现在乍一升温 , 阳气还没攒够 , 就开始往外发散 , 等到了春天 , 阳气容易更不足 , 孩子的抵抗力就不会太强 , 连带着生长发育也会受影响 。
抵御这种由寒变暖的气候转变 , 我推荐两个方:
小儿暖冬方
材料:芡实8g , 核桃1颗 , 五指毛桃10g , 白术15g , 百合5g , 去芯莲子5颗 。
做法:材料下锅 , 加约2碗水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 , 煲约40分钟即可 。 每周1~2次 。
功效:健脾、补肾、润肺 。 适用于胃口、睡眠不好、手足冰凉等症状的孩子 。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少量多次分服 。 蚕豆病可服 。
注意:此方不宜与牛奶同食 。
此时仍是帮孩子温补肾气的好时期 。 小儿暖冬方有健脾、补肾、润肺3方面功效 。 再加上里面有能宁心安神的百合 , 专门用来调理孩子胃口不好、睡不安稳、冬季容易脾虚气不足、易犯呼吸道系统疾病等情况 。
立冬后 , 给孩子养藏补益 , 不仅仅是给孩子“贴膘”长壮实 , 更重要的是将阳气潜藏到肾中 , 达到固护先天之本的作用 。
尤其是阳虚体质、偏虚寒的孩子 , 在没有感冒、咳嗽、喉咙发炎等病痛的时候 , 可以用小儿暖冬方调理:1周喝2~4次 , 停2~3天后 , 继续喝2~4次 。
小儿安秋方
材料:
炒谷芽10g , 炒麦芽8g , 陈皮2g , 乌梅5g , 莲子5g , 百合8g , 瘦肉50g 。
做法:材料下锅 , 加约3碗水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40分钟~1小时即可 。 每周1~2次 。
功效:消食健胃 , 理气润燥 。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证、少量多次分服;2岁以上只喝汤不吃渣 。 最好在无病痛时用 。 蚕豆病可服 。
小儿暖冬方中有百合、莲子 , 因此也兼顾了一些滋润养肺的功效 。 如果孩子大冬天嘴唇干 , 喉咙痒、容易红肿发炎 , 外露的皮肤也总是干干红红的 , 可以服用滋阴效果更强的小儿安秋方 。 其冬春交际 , “温邪上受 , 首先犯肺” , 这段时间高发的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传染病 。 所以 , 孩子少生病 , 润肺养肺也是关键 。 不要觉得安秋方是秋天饮用的季节性食疗方 , 只要孩子有干燥的症状就能对证喝 。
【孩子|大寒转暖未必是好事,2个食疗方给宝宝保平安】以上是一些儿童顺时保健的方法 。 四时季节流转变换 , 养育孩子的方法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 风寒|大寒到,谨记防寒防病
- 老婆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从楼上摔下来,孩子没保住
- 前夫不同意她生二胎,半年后发现孩子不是前妻的
- 她受继母虐待从小跟着叔叔生活,帮离婚多次的叔叔养大孩子
- 妈妈独自带4个孩子去打疫苗,看到这画面,网友感叹:大写的佩服
- 儿女带12个孩子回家过年,一顿饭就花掉600元,外公直皱眉:寒假吃掉一年养老金
- 辅食|孩子吃的饭菜到底如何放盐、放糖?
- 周同学|近视科普行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 提高免疫力|抽时间多给孩子吃以下食物,增进食欲促消化,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 中医药|萧山: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 激发孩子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