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吗?处理时需注意什么

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吗
近日 , 不少食品外包装或内表面检测出核酸阳性 , 消息引起公众疑虑:各类食品尤其是进口食品还能放心吃吗?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染给人吗?权威专家近日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食品检测出核酸阳性不等于存在活病毒 , 而即使存在活病毒也并不等于一定会感染人 。 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仍然是飞沫和接触传染 , 普通消费者只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通过饮食感染的几率非常小 。
“商品表面检出核酸阳性并不奇怪 , 最需要关注的是这样的‘阳性’是否可传染 。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 , 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是针对它的RNA , 无论病毒是死是活全都能测出来 , 甚至病毒已经“死无全尸”也可能测出来 。 核酸检测呈阳性 , 有可能是活病毒 , 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 , 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
假如食品中存在活病毒 , 会不会感染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 , 在实验室做检测时 , 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叫CT值 。 CT值越大(比如高于30或者35) , 说明它的污染量越小 , 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但这个CT值若小于30时 , 表示污染量比较大 , 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 。 在全国所有进口的冷链食品、货物中 , 检测显示大多数CT值比较高 , 也就是污染比较轻 。 通常来说 , 由于污染造成的感染 , 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 , 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 , 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 所以 , 在冷链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装卸工中 , 发现的感染病例就相对比较多一些 。
“对于消费者来讲 , 即使是不小心购买了受污染的食品 , 通常造成感染的风险也是很低的 , 甚至即使是食用了受到污染的冷链食品 , 通常也不会导致感染 。 ”吴尊友说 , 因为一方面食品在煮熟加工过程已经灭活病毒;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 , 人的胃酸足够强大将其灭活 。 到目前为止 , 也并没有发现通过消化道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 至少新冠病毒不会 。
近期 , 我们发现在进口的货物中 , 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比之前有所增多 , 其实是正常现象 。 钟凯分析 , 这可能与国外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我国进入冬季低温会延长病毒存活时间等因素相关 。 “目前 , 我国各地出现的疫情主要是冷链从业人员感染导致的人传人和境外输入人员导致的人传人 , 而导致疫情扩大的超级传播事件都是人传人 。 虽然我们不断发现各种进口货品检出阳性 , 但是并没有发现普通的消费者因受污染的商品而感染 。 显然 , 防人甚于防物 ,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 ”
那么采购和处理食品需要注意什么呢?钟凯提醒 , 消费者如果购买冷链食品 , 主要是外出购物戴好口罩 , 购物和后续处理过程注意卫生 , 不要乱摸口鼻眼 。 对于水果 , 只要我们注意手部卫生 , 食用前用流水清洗 , 应该就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
采访人员吴佳佳
【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吗?处理时需注意什么?专家解答】[ 编辑: 佘湘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