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阳信:“步步糕”飘香过牛年

选枣、泡枣、和面、醒面(发酵)、下笼屉、整形、上彩…… , 春节将至 , 年味愈浓 , 阳信县牛王堂村刘秀华和丈夫魏连恒又开始忙碌起来 , 手工制作当地人喜爱的年俗面食——“步步糕” 。 一排排贴着鲜艳的大红“福”字 , 头顶粉色桃子 , 步步糕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火红的年味 。
步步|阳信:“步步糕”飘香过牛年文章插图
步步|阳信:“步步糕”飘香过牛年文章插图
在阳信 , 步步糕可是过年过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它由鲁北农村的一种传统面食发展而来 , 为多层枣糕逐级叠加成“塔”形而得名 , 因为有“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 是当地人庆贺传统佳节常用的美食 。
魏连恒夫妇俩从2004年开始做年糕,做到现在已经16年头了 , 每年进入腊月,都是魏连恒夫妇俩最忙的时候 。 一个腊月总共要用四十几袋三千多斤面、一千多斤枣 。 魏连恒说:“今年我们要忙到腊月二十六 , 虽然比往年少做两天 , 但是没少做 。 ”
据刘秀华介绍 , 制作步步糕制作的每个过程都有一些技巧和经验 , 一不小心就起了泡 , 开了裂 , 或者变形不能用 。 只见刘秀华用特制的笔小心翼翼地放到桃子上,两笔间桃花栩栩如生 。 丈夫魏连恒则在一旁制作步步糕花瓣,只见一小块面剂、一个枣在魏连恒手里两三下就变成了糕瓣 。
步步|阳信:“步步糕”飘香过牛年文章插图
步步|阳信:“步步糕”飘香过牛年文章插图
“平常做过最高的就是1.2米的了 , 一般最受人们欢迎的是70或80公分的这两种 。 ”魏连恒说 , 步步糕选用的每颗枣都是刘秀华经过精心挑选的,大小均匀 。 另外,每个面剂的重量也都是经过称量的,这就保证了年糕的美感 。 魏连恒将制作好的糕瓣合成糕层后放到特制的笼屉里,醒面一个小时左右,再在放入特制的蒸锅里进行蒸糕 , 蒸熟之后 , 按照大小将每层垒起来再上彩 , 一个新的步步糕就成型了 。
“步步高”年糕2015年入选滨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而刘秀华成为这个技艺的传承人 。 为了传承好这项技艺 , 刘秀华也学着当前时尚开始直播教学 , “就是忙起来的时候 , 忘了和网友互动 。 ”
【步步|阳信:“步步糕”飘香过牛年】(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李剑桥 通讯员 王洪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