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尹琳
遗传和环境以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 , 父母不需要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当成自己的”功劳“ 。文章插图
【孩子|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错吗】问题:
孩子5岁 , 从小就很皮 , 好难管束 。 上课坐不住 , 吃饭吃不好 , 和小朋友在一起还容易起冲突 。 我很内疚 , 一个是因为他小的时候 , 我和他爸爸关系出了问题 , 双方情绪都不好 , 另一个是他爸爸脾气不好 , 教育孩子太粗暴 , 但是他爸爸不认同 , 说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 , 很正常 。 请问你怎么看?
回答:
的确 , 父母的养育对儿童的成长是重要的环境因素 , 但是我们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儿童的行为是父母导致的 。
孩子不是一个皮球 , 父母推一下 , 就能运动到一个可以预测的位置上 。 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因素 , 基因的遗传 , 基因的变异 , 父母的养育 , 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 当然 , 我们还要看到这个孩子正在经历的发展阶段 。
事实上 , 发展心理学研究者们发现 , 遗传和环境均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 , 二者相互作用 , 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气质、身高、体重、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 。 想要区分出哪些因素是遗传导致的 , 哪些因素是环境影响的 , 很抱歉 , 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 况且 , 父母的养育也只是环境因素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
当下这个时代非常重视母亲或者家庭教育的作用 , 所以 , 我们容易将一个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归咎于家庭、父母做了什么 。 父母也很容易背负一些压力 , 以为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 , 或者做对了什么 , 就会对这个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未来成就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
我们尝试把关注点落在处理你的“内疚”上 , 多一点角度去解读孩子的行为 , 你看可以吗?
比如 , 你的孩子天性就不容易接受规则束缚 , 而你的家庭文化也并没有把规则和管束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 只是孩子在和其他孩子比较时 , 或者被老师反映情况时 , 让你感到了焦虑 。
比如 , 想问问你 , 目前在婚姻关系、事业发展、个人支持上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 心情不太好 , 存在一些自我批评、自我责怪的情绪?这会不会加重了你的内疚 , 导致你认为孩子可能有问题 , 而这些问题都是你和他爸爸没有做好?
比如 , 孩子皮、难管束 , 上课坐不住、吃饭吃不好 , 和小朋友容易起冲突 , 或许这只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性的表现 , 而不是缺陷或者问题?单纯从你的描述中看 , 我感觉似乎并没有脱离5岁男孩的表现 。
……
当然 , 我们同样应该相信你作为母亲的直觉 。 如果你真的感受到曾经的养育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了坏的影响 , 我想跟你说的是 , 与其内疚 , 不如把内疚转变成对孩子当下行为的尊重和好奇 , 而不是指导和修改 。
指导和修改 , 意味着你再一次告诉孩子:你不够好 , 我不爱你现在的样子 。 这会加深你们之间情感断裂的部分 。
尊重和好奇 , 会让你不带偏见地去了解孩子 。 透过孩子看起来“不那么乖”的行为 , 好奇他的情绪和想法 , 探究他行为的目的 , 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这本身就充满了疗愈性 。
比如:孩子希望更少的指责 , 更多的鼓励?希望更少的要求 , 更多的自由?希望更少的忽视 , 更多的看见?更少的厌恶 , 更多的喜欢?……
如果你能看到这些 , 我想你会更容易释然 。
作者简介:
尹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发展心理学硕士 , 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
本栏目以公开回信的方式回答读者有关亲子、情感、自我成长等问题 , 您可写下自己的困惑发送邮箱:yinlin@thepaper.cn 。 我们将对来信进行匿名处理 , 并隐藏关键隐私信息 , 以分享给有类似困惑的朋友 , 若您实在不愿公开发布 , 请在来信中注明 。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张亮亮
- 那些充满了矛盾感的人
- 婆媳关系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恋爱中,一个人不爱你的表现有哪些
- 被背叛的一方为什么会对抗?
- 经营感情的第一层境界是什么
- 退休之后,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 背叛婚姻的人不改变,却要被背叛的一方做改变
- 为什么被背叛者会陷入神经症式的痛苦之中?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