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牛年首批“牛宝宝”来报到啦

宝宝|牛年首批“牛宝宝”来报到啦文章插图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12日讯 牛年钟声响起 , 产床上“哇哇”的啼哭声 , 牛年宝宝们纷纷来报到了!12日凌晨 , 武汉迎来首批“牛宝宝” 。 为迎接他们的到来 , 家长们已经做好充足准备 , 新年更添幸福感受 。
这个牛宝宝真牛:
一出生就有“草”有田
【宝宝|牛年首批“牛宝宝”来报到啦】2月12日大年初一 , 凌晨1时58分 ,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牛年首个新生儿苗苗出生 , 男孩 , 身长50厘米、体重6.7斤 , 面色红润、哭声响亮 。
宝宝|牛年首批“牛宝宝”来报到啦文章插图
(图为作为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第一个牛宝宝 , 苗苗成了“小红人” , 医生、护士、助产士争着和他合影 。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供图)
当天上午10时多 , 在医院产科病房内 , 28岁的新妈妈陈明亮神情兴奋 , 正站在床边看着熟睡的苗苗 。 她和丈夫周腾是大学校友 , 大二相识相恋 , 毕业后又经历了3年异地恋 , 2018年选择在武汉安家落户 。 2020年 , 夫妻俩备孕3个月顺利怀孕 , 预产期正是今年2月12日 。
为能顺产 , 小陈小心控制饮食 , 每天饭后散步 , 保持日均1万步的活动量 , 坚持上班至孕37周 。 2月10日晚上10时半 , 小陈开始有了临产迹象 , 随后住进市妇幼保健院 , 公公婆婆很开心:“如果宝宝这两天出生 , 就和爷爷奶奶一样 , 属‘金鼠’ 。 ”没想到 , 宝宝直等到新年钟声响过 , 卡在预产期当天凌晨出生 , 成了牛宝宝 。 爷爷奶奶照旧笑得合不拢嘴:“属牛也好 , 脚踏实地 , 小名就叫苗苗 , 有田又有‘草’ , 生活无忧!”
“宝宝真的有田!”新爸爸小周有些得意地说 , 他家住在盘龙城 , 周围有些菜地 , 为了迎接宝宝的到来 , 家里专门开辟了一小块田 , 种菜专供宝宝 , 就等他半岁后添辅食时吃上 。 此外 , 奶奶裴女士也提前参加了月嫂培训 , 刷新了现代带娃技巧 。 新生命在新年第一天到来 , 给这家人增添了浓浓的幸福感 。
牛宝宝们来得都很顺利
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坚守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牛宝宝来得更早 , 12日凌晨零时47分 , 该院就出生了首个牛宝宝 , 同样是男孩 , 体重5.9斤 。 妈妈熊女士今年24岁 , 预产期本来是2月20日 , 除夕上午就发作了 , 在丈夫陪产下顺产了儿子 。 因为宝宝的提前到来 , 夫妻俩又惊又喜 , 还没来得及取小名 , “只希望宝宝能够健康第一 , 无忧无虑” 。
同样在大年初一早上 ,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接生的首个牛宝宝 , 是家里的二宝 , 小名直接就叫“初一” 。 妈妈陈女士今年34岁 , 2009年剖宫产下大女儿 , 怀上二宝后有疤痕子宫和妊娠期糖尿病 , 但有医生的“保驾护航” , 孕期身体状况控制得很理想 , 宝宝生下来也很健康 。
产妇和新生儿的平安和健康 , 离不开医生、护士、助产士的坚守和付出 。 省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谭志华大年初一正当班 , 和同事们从凌晨到上午共接生了40个牛宝宝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从1992年进入产科产房工作以来 , 只在家里过了一个除夕 , 其他的除夕都在产房坚守 。 “新生命的降临是每个家庭的大事 , 也是社会和国家的希望 , 母婴安全责任重大 , 越是节假日 , 安全防线越要守牢 , 因此整个产科的排班也与平时无异 。 虽不能与家人团聚 , 但是看到新爸妈一张张笑脸洋溢 , 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 。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王春岚 通讯员薛源 钟菊芳 温红蕾 陈舒)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