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懒熊火锅、锅圈食汇先后获融资,“在家吃火锅”的真香定律是什么

供应链|懒熊火锅、锅圈食汇先后获融资,“在家吃火锅”的真香定律是什么文章插图
火锅类食材再被推至风口 。 2月24日 , 天眼查显示 , 懒熊火锅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就在几天前 , 查特熊也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 而懒熊火锅、锅圈食汇均在一年左右时间获得四轮融资 。
业内人士认为 , 懒人经济、餐饮供应链标准化、疫情等因素让“在家吃火锅”成为一个数千亿级市场 。 伴随市场蓝海的出现 , 主打火锅生鲜食材的企业成了资本的宠儿 。 一时间 , 火锅食材创业公司、传统火锅企业、食品零售品牌纷纷跟风入局 。 但目前火锅食材企业模式较为相似 , 能否完善供应链布局将是火锅食材类企业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一年四获融资
主营火锅类食材品牌的懒熊火锅一年多时间内获得四轮融资 。
2月24日 , 天眼查显示 , 懒熊火锅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由星陀资本领投 , 老股东虢盛资本和字节跳动跟投 ,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化系统研发和市场扩张 。 值得一提的是 , 仅在2020年 , 懒熊火锅就曾先后获得饭一萌的股权融资、字节跳动的天使轮融资以及虢盛资本的pre-A轮融资 。 截至目前 , 懒熊火锅累计融资金额已超亿元 。
懒熊火锅是成立于2019年10月的火锅全产业链产品零售品牌 , 提供火锅食材、中餐成品、半成品、烤肉、生鲜食材等 , 以中原六省为主要区域 , 2020年至今已开业1100多家门店 。 据了解 , 懒熊火锅门店的品类多为火锅类食材和半成品 , SKU在350-400种 。 围绕一日三餐不同需求 , 懒熊火锅的品类覆盖手抓饼、饺子等早餐食材 , 正餐除提供火锅食材、半成品外 , 还与西北菜、川湘菜等100+餐厅合作推出菜品 。
懒熊融资如此顺利主要得益于亮眼的营收数据 , 懒熊火锅2020年GMV(成交总额)已超过2亿元 。 创始人高飞表示 , 对于懒熊火锅 , 2020年已经完成了千家门店的扩张 , 2021年的主要精力将会放在门店运营上 , 实现线上电商和线下门店的打通 。 2021年 , 懒熊火锅将更深入产业上游 , 投建原材和半成品工厂 , 延展品类 , 同步扩大门店数量 。
从门店布局来看 , 懒熊火锅有堂食和零售两种门店 , 其中堂食门店集中在山西 , 以火锅为主 。 零售门店分布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 , 中原六省目前以加盟方式经营 , 多为社区店 , 分布在年轻社区和高档社区 , 北京和上海则为直营门店 , 以“店中店”方式开设在大型商超或新零售门店 。
关于懒熊火锅融资后的具体发展规划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懒熊火锅相关负责人 , 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
赛道拥挤
叫个外卖“在家吃顿火锅”已经撑起了一门大生意 。
在资本端 , 同样备受青睐的还有锅圈食汇、查特熊等火锅食材品牌 。 锅圈食汇在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 ,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完成四轮融资 , 累计融资额超10亿元 , 2020年开出5000多家新门店 , 估值达到5亿美元 。 就在前几天 , 主打火锅生鲜食材的查特熊也宣布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
资本押宝的是火锅食材背后的千亿级市场 。 正如懒熊火锅A轮融资的领投方星陀资本创始合伙人刘泽辉所言 , “懒人经济、餐饮供应链标准化、疫情等因素让‘在家吃火锅’成为一个数千亿级市场 , 未来加上半成品菜的市场则会更为巨大 。 星陀资本长期聚焦新消费赛道 , 持续看好预制菜和线下零售等业态” 。
除了出现在各个城市街区数不胜数的火锅食材店 , 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也在资本的“诱惑”下蜂拥而至 。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均在设置分类专区“在家火锅”和“火锅到家”;盒马专门注册了“盒马火锅” , 在2019年开始上线火锅品类 , 主打30分钟“外卖到家”服务 。
此外 , 传统火锅企业和综合零售品牌也都在不断加码火锅食材行业 。 九品锅、川鼎汇、懒熊火锅也纷纷进军该赛道 , 三全、国美、蒙牛等企业也在2020年跨界布局火锅食材超市 , 还有海底捞和小龙坎等品牌已经在火锅底料方面俘获了大批消费者 。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 , 火锅是目前最热的餐饮形式 , 其受欢迎的周期远超其他菜系 。 “火锅食材属于快消品 , 不受限于厨艺水平 , 容易快速扩张 。 因此 , 火锅作为最大的餐饮品类市场 , 规模与潜力都非常大 , 足以吸引各类企业不断进入 , 但不同背景的企业进入也可能导致竞争加剧且‘选手’水平参差不齐 。 ”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 , 我国目前有5300多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火锅食材”“火锅超市”“火锅外卖”的火锅食材相关企业 , 近六成的火锅食材相关企业成立于一年内 。 2020年 , 我国火锅食材相关企业新增近3400家 , 同比2019年上涨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