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世界睡眠日丨面对睡眠危机 我们该怎么做?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 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有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 面对睡眠危机 , 我们该怎么做?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吕东升介绍 , 近三年 , 因睡眠障碍就诊人数逐年上升 。
吕东升认为 , 睡眠障碍主要有睡不着、睡不好、醒不来三大问题 。 除原发性失眠和心理生理创伤外 , 睡前的不科学习惯 , 如玩手机、激烈运动等都会导致入睡困难 。
现实生活中 , 能遵循早睡健康作息规律的人越来越少 。 吕东升介绍 , 成年人一般最佳睡眠时间在22:30—23:30间 。 在睡眠周期中 , 该时段以慢波睡眠为主 , 慢波睡眠有利于大脑代谢物清除和脑力体力恢复 , 在睡眠周期中至关重要 。
相关调查显示 , “褪黑素、泡脚、白噪音”成为越来越多睡眠障碍人群的“睡眠三部曲” , 还有一些人借助酒精等外力助眠 。 吕东升表示 , 褪黑素可以调节睡眠节律 , 但长期服用会损伤身体 , 医生不建议自行服用 。 睡前饮酒或可起到助眠作用 , 但是会对凌晨的睡眠造成干扰 , 破坏睡眠结构 。
睡眠是一项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为 。 吕东升建议 , 睡眠障碍人群不要将睡眠与其他辅助形式关联 , 一旦形成心理暗示 , 如泡脚会助眠 , 就会提高入睡的预期 , 但如果辅助效果不佳 , 形成了心理压力 , 更不利于入睡 。
睡眠障碍人群如何科学调节睡眠?吕东升给出了“上、下、不、动、静”五字调节法 , 即按时上床睡觉 , 按时起床下床 , 其它时间段不做与睡眠相关的活动 , 适当做与自身条件相符的相对静态放松训练 , 如瑜伽等 。
吕东升说 , 调整睡眠认知也非常重要 , 睡眠障碍人群不要对睡眠产生恐惧 , “要想睡着 , 就要心气平和地接受睡不着 。 ”吕东升说 , 如果睡眠问题已经对工作、生活形成困扰 , 需要及时就诊 。 (李倩)
【睡眠|世界睡眠日丨面对睡眠危机 我们该怎么做?】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