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小伙腹痛备受折磨,去医院一查傻眼!一群虫子“定居”在他的肝脏

31岁小伙子小李因高热、腹痛难忍辗转来到江苏常州三院感染科就诊 。 经过治疗发现 , 原来一群虫子“定居”在他的肝脏!
入院后 , 感染科医疗团队马上对小李的病情和之前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分析讨论 , 希望尽快找出疾病的“元凶” 。 “当时他到医院的时候 , 右上腹还有肝脏引流的造瘘口 , 引流出来的液体是洗肉水样的淡红色 , 发着高烧 , 心率也比较快 , 病情非常蹊跷 , 情况也不容乐观 。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童学成介绍 。
感染|小伙腹痛备受折磨,去医院一查傻眼!一群虫子“定居”在他的肝脏文章插图
资料图 关印
原来 , 去年12月初 , 家住四川的小李感到右上腹胀痛 , 晚上睡觉时出汗特别多 , 在当地医院边对症治疗边查找病因 。 到了12月底 , 医生为小李肝脏穿刺后发现他的肝细胞已经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且伴有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 考虑“肝脓肿” , 给小李做了肝脏穿刺引流术 , 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 但治疗了近3个月 , 小李的病情并没有缓解 , 右上腹仍时有胀痛 。备受疾病折磨的小李遂又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来到了常州三院感染科 。
根据小李的临床症状 , 感染科医疗团队详细查看了他的血常规、腹部CT等检查结果 , 发现小李的肝右叶、尾状叶有团块影 , 最大的达到14.1cm*10.1cm , 在肝右叶病灶旁也有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 。 再结合小李居住地常见病等情况 , 经验丰富的感染科主任徐天敏心中有了一个推测 , 但在没有经过科学的病原学检测之前 , 还不能马上下定论 。 徐天敏立刻安排小李做了感染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检查 。 两天后报告出来 , 证实了徐天敏的判断——小李感染了包虫病, 并引起这一系列不适的临床症状 。
一经确诊 , 童学成立刻为小李进行抗寄生虫等相应治疗 。 终于得以明确病因 , 小李非常开心:“童医生讲要先治疗半个月后 , 再根据我的情况择期行手术切除肝脓肿 。 ”他说 , “吃了三个月的苦 , 再熬半个月就可以摆脱这些虫子了 , 我既开心又感激 , 我这病终于有救了!感谢徐主任和童医生救了我……”目前 , 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的小李正积极配合感染科医疗团队的治疗 。
据介绍 , 肝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导致的疾病 , 在牧区比较常见 , 也被称为肝棘球蚴病 。 是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肝脏上所导致的疾病 。
那么 , 这些幼虫是怎么跑到人体肝脏上面去的呢?这种绦虫最开始是寄生在小狗的肠道内 , 虫卵随着小狗的粪便排出 , 然后会粘在狗或者羊的毛上面 , 人如果误食了被虫卵所污染的食物 , 就会引起感染 。虫卵经过肠道消化 , 蚴脱壳而出穿过肠粘膜 , 进入到门静脉系统中 , 大部分还是会留在肝脏中 。 在体内时间达到3周之后 , 就会发育成包虫囊 , 在肝脏中不断变大 , 对周围的组织和脏器造成压迫 , 发生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
【感染|小伙腹痛备受折磨,去医院一查傻眼!一群虫子“定居”在他的肝脏】可怕的是 , 脱壳而出的蚴会到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旅行” , 它们喜欢在肝脏或者脑部“定居” , 甚至还有可能寄居在心脏 , 是一种致死性的寄生虫病 。
延伸阅读 吃火锅需防病从口入 食物没熟透 , 当心寄生虫
一些人为追求最佳口感 , 往往未等食物熟透就开吃 。 长沙疾控提醒 , 食物要彻底煮熟才能食用 , 否则容易引起寄生虫病 。
雷先生近日出现肚子疼、发烧、全身发黄等症状 。 医生在他的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偏高 , 并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雷先生曾到外地旅游 , 吃过几次生鱼片和醉虾 。 随即对其进行寄生虫病相关检测 , 最终雷先生被确诊为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 通过驱虫治疗后 , 雷先生体内寄生虫被杀死 , 相应症状随之消失 。
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 , 由于其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 。 急性期通常表现为消化道不适 , 如发热、胃痛、腹胀、食欲缺乏、四肢无力、肝区疼痛等 。 慢性期一般出现上腹不适、食欲不佳、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等 。 人群对肝吸虫普遍易感 , 感染常见于生吃或半生吃被感染的淡水鱼、虾等 。
除肝吸虫病外 , 多种寄生虫病与生吃或半生吃食物、饮用生水密切相关 。 长沙疾控提醒 , 使用白酒、芥末、酱油、白醋等 , 均无法杀死食物中的寄生虫 , 将食物彻底煮熟是防止寄生虫感染的有效途径 。
_本文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