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说:长三角血流导向装置高峰论坛 采访对象供图
昨天 , 第二届长三角血流导向装置高峰论坛暨脑血管病诊疗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在上海冬雷脑科医院隆重举行 。 来自北京天坛、宣武、四川华西 , 上海华山、长海、仁济等医院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 针对复杂脑动脉瘤的诊疗分享临床新经验、探讨研究新理念 。
动脉瘤 , 尤其是巨大、梭形的脑动脉瘤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 。 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不断更迭 ,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也有了新进展 。 目前 , 密网支架技术已更新至第三代 , 因其突出的治疗效果 , 在未破裂动脉瘤的诊疗中被广泛应用 。
去年年初 , 一位年轻女性 , 因为视物重影被诊断为脑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 , 通常2.5公分以上就是巨型动脉瘤了 , 而她的足足有3公分多!彼时 , 疫情越来越严重 , 她又患上失眠焦虑症 , 遍查文献想要得到专业的治疗 。
一次机缘巧合 , 患者观摩了一场有关脑血管疾病的大型学术会议 , 宋冬雷教授的演讲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于是 , 她最终选择了来到冬雷脑科医院 , 接受密网支架治疗 。 术后 , 患者重影消失 , 破裂危险解除 , 效果显著 。
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离不开专家们的经验总结与碰撞 。 每年一度的长三角血流导向装置高峰论坛应此而生 , 迄今进行到第二年 。 本次论坛分为病例讨论与百家讲坛两大部分 。 以脑动脉瘤疑难病例为切入点 , 专家们对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进行了多维度的讨论 , 在思维的碰撞与经验的切磋中 , 产生基本的治疗共识 , 以期能指导临床治疗能更加规范化 。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盖延廷主任介绍 , 血流导向装置主要是在动脉瘤处形成一面"支架墙" , 通过改变血流流态 , 阻止了血流对动脉瘤处血管壁的冲击压力 , 从而逐渐修复动脉瘤瘤颈 , 形成一道正常形态的血管壁 。 这种介入技术更为微创与安全 , 得到了行内的广泛认可 。
据了解 , 从2014年起 , 盖延廷主任便与宋冬雷教授一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复杂颅内动脉瘤的Pipeline介入治疗300多例 ,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当天 , 医院还成立了“脑血管疾病诊疗创新中心” , 在场所有国内脑血管病专家成为中心第一批顾问专家 。 “诊疗创新中心”将依托国内一流脑血管病专家的力量 , 将更多的国内外先进血管病诊疗技术在这里实施开展 , 达到与国际诊疗技术水平接轨同步 , 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
【治疗|分享临床新经验,探讨研究新理念——第二届长三角血流导向装置高峰论坛暨脑血管病诊疗创新中心成立】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左妍
- 特别好看的早上好动态图片早晨好动态表情包分享
 - 一个治疗强迫症和恐惧症的案例,释放情绪做真实的自己才会疗愈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优秀人才|培养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重症医学科|州二院运用CRRT治疗新技术挽救患者生命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选对治疗方案是恢复胃健康的关键
 - 奥密克戎|辉瑞启动新版疫苗临床试验,称为奥密克戎“量身定做”
 - 诊断|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
 - 济南|济南2例确诊病例病情稳定,实施抗病毒、调解免疫等个性化治疗
 - 诊疗|前列腺癌患者迎来治疗新突破,助力前列腺癌诊疗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