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 , 不少女性朋友可能有着同样的疑惑 , 为什么自己的乳房时不时会胀痛?摸起来还感觉疙疙瘩瘩的?难不成是乳腺癌的前兆?对此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介绍 , 很多女性最先发现乳房异常 , 都是从体检报告开始的 。
乳腺结节≠乳腺癌增生与肿瘤本非同根生
乳房乳腺结节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成年女性体检报告单里的词汇 。 乳腺结节是指乳腺里面的一些小肿块 , 一般没有特别症状 , 不痛不痒 。 宁大附院甲乳外科主任岑律军医生表示 , 乳腺结节的发病率很高 , 几乎达到了50% 。
岑医生介绍 , 一般检查中发现的结节分成多种类型 , 最常见的是增生性结节、囊性结节、炎症性结节、良性乳腺肿瘤等 。 此外 , 还有一经发现就应引起重视的乳腺恶性肿瘤 。
【结节|乳腺结节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是癌症前兆?来看医生怎么说】上述各类结节中 , 增生性乳腺结节常见于年轻女性 , 乳房摸起来疙疙瘩瘩不舒服 , 有时还会感觉到疼痛 。 这种结节在各年龄段均会出现 , 可能将一直存在 , 会在雌激素的调控之下 , 随着生理周期 , 有类似潮起潮落的变化 , 比如月经前涨痛得更明显 , 等月经结束了 , 乳房肿痛又会消下去了 , 因此并不需特别去处理 。 除非疼痛很剧烈、肿块很明显 , 影响到了工作生活 , 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 改善疼痛与乳腺质地并定期观察 。 而非生理性的囊性结节与炎症性结节并不会主动消失 , 必要时需通过手术治疗消除 。
由增生慢慢演变成肿瘤的情况并不多见 , 大部分乳腺肿瘤从一“出生”就已经确定了“性质” 。 通俗一点说 , 增生结节会根据激素调控变化产生 , 而肿瘤大多数情况是由基因决定的 , 常受到家族史、肿瘤史等影响 。
乳腺结节有大有小 , 直径1厘米左右比较常见 , 但大小并不是唯一判断结节良性恶性的唯一标准 。 医生通常会根据影响描述与BI-RADS分级(一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来评价恶性的可能性 。 一般1-3类基本良性 , 4-5类可能恶性 。 大家在看体检报告单时 , 一般不会明确显示结节类型 , 但可以参考BI-RADS分级来了解自己身上的结节情况如何 , 并向医生询问专业意见 。 一般情况下 , 1-3类的小结节以观察为主 , 对于4-5类的结节医生会建议穿刺或者手术活检 , 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式 。
定期体检很关键乳房异常大多为意外发现
“幸亏体检发现了 , 不然我根本没有什么感觉!”日前 , 40岁的胡女士找到岑医生 , 她在两周前的体检中被医生告知 , 乳房里有个直径近4厘米的肿瘤 。 于是岑医生为胡女士安排了更进一步的乳腺磁共振检查 , 结果更是吓了胡女士一跳 , 4厘米的恶性肿瘤旁边竟然还有好几个小肿瘤 , 最终通过全乳切除加乳房重建的手术方式 , 不仅根治了肿瘤 , 还保留了乳房美丽的形态 。
在体检中 , 医生首先会通过外科触诊检查 , 判断乳房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变化 。 接下来便可通过B超或钼靶(乳腺X线)来检查结节的具体情况 。 钼靶可以显示肿块结节影和微小钙化 , 一般针对35岁以上女性 。 由于亚洲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乳腺致密 , 检查时会建议选择B超来观察 , 超声检查的优点是经济易行 , 而且这种方式不受年龄、部位、检查时间和次数的限制 。
目前 , 以上两种方式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方法 。 经此 , 医生基本可以确定结节的良性或恶性 。 如果考虑是恶性的 , 接下来还需做磁共振跟穿刺来进一步确认 。
岑医生表示:“不检查的话 , 患者不知道自己乳腺有没有结节或肿瘤 , 是良性还是恶性 , 所以定期体检作为恶性肿瘤的及时发现或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 ”
如何预防乳腺结节 , 同样也是许多女性关注的话题 , 对此 , 岑医生表示 , 生理性的增生基本无需特别预防 , 保持心情舒畅 , 减少压力 ,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 。 针对肿瘤性乳腺结节的预防 , 运动非常重要 , 既可以提高自身免疫系统 , 又可以控制体重 , 避免因肥胖导致激素水平异常带来的癌症风险 。 此外 , 女性在正常年龄怀孕、母乳喂养 , 对自身的乳腺能起到保护作用 。
宁波晚报见习采访人员任诗妤 通讯员朱依琼
- 健康|预防乳腺癌 健康筛查不可缺
- 妇科检查|乳腺结节、增生易变癌?注意,7类女性更受乳腺癌青睐
- 单发性|单发结节与多发结节有什么区别?哪个更严重?
- 癌变|超一半人群都有的肺结节,到底会不会癌变?专家解析→
- 实性|肺结节是恶性还是良性?3张流程图总结了!
- 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会不会致癌?|专家解读| 致癌
- 乳腺疾病|抚州市临川区开展免费乳腺疾病筛查活动
- 服用|坚持每天吃一片“维生素E”,究竟对身体有什么好处?一文讲清
- 未婚先孕的女孩,究竟有多少是意外?
- 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癌放疗不再伤“心”——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深吸气屏气联合呼吸门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