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

钱江晚报·小时采访人员 柏建斌/文 王卫星/摄
仅仅为了那一口古旧之味 , 费尽周折 , 不厌其烦地重复经年不变的工序 , 这便是讲究 , 也是“小柏菜”推崇的美味之道 。
笋卤便是一种 。
6年前去安吉深溪 , 在好友老叶的大方农家吃到过一碗水蒸蛋 , 感觉除了鲜嫩之外 , 有种特别的咸 , 然后知道这蛋里放了当地农家一种常年备用之物 , 他们叫笋卤 。
这种神奇之物是这么做出来的?我和老叶约定 , 等到可以做笋卤的时候一定叫上我 。
“再过些天 , 就到做笋卤的时间了 。 ”上周大晴之日 , 接到老叶的电话后 , 我赶去了深溪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安吉漫山遍野都是竹子 , 笋自然也多 。 平日里大家喜欢吃春天的早笋 , 嫩而鲜 , 春天过后 , 山里人要花很多时间做笋干、笋衣 , 容易保存且风味独特 。
而进入初夏 , 只有山顶上了年纪的人 , 才会烘最后的笋干 , 也才有了笋卤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老叶所说的山顶是深溪毛草山自然村 , 海拨1300米 。
车行将近一个小时 , 感觉还没到顶 。 几个弯后 , 一位瘦黑的大伯站在路边 , 老叶说到了 。
大伯叫汪延胜 , 60来岁 。 “他们平时都住在报福镇上 , 做笋的时候才上山 , 在老房子呆一段 。 ”跟着汪大伯 , 我们来到山坡几间老房子的门前 。
还真是几十年前山里农村的样子 , 煞是亲切 。 主房三间 , 边上的辅房便是加工作坊 。
“现在是采笋最后的时间了 , 只有山顶还有小笋 。 ”老汪指着远处一山顶说 , 那个山头上笋还有 , 他们山民上去也还得半个小时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进得辅房的门 , 只见烧着火的土柴灶上有口大锅 , 里面黑黑的 , 咕咕冒着泡 。
老汪把我们引向里边:“笋一早煮好了 , 正在房间炕上烘着 。 ”他指着一个大灶 , 那口锅像是早年大食堂用的 , 巨大 。 “几百斤的笋都能放进去煮 , 加水 , 盐就行 , 一般要3个小时 。 ”
汪大伯说笋干煮好后捞起要放进柴火炕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闷热 , 但充满笋的香味 , 老汪掀起麻被盖 , 下面都是半成的笋干 , 透过空隙 ,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通红的柴炭 , 虽然没有火苗 , 但温度不低 。 “这个也重要 , 必须这样慢慢烘着 , 如果是太阳底下晒出来 , 会发黑 , 并且没有柴火香味 。 ”
回身出来 , 老汪指着那大锅说:“每煮一锅笋 , 都得要用新鲜水 , 否则笋干同样容易发黑 。 ” 因此 , 每次煮好笋 , 那锅笋汤都得舀出来 。
“这也太可惜了 , 都是上好的鲜笋汤啊 。 ”我们开着玩笑 , 老汪说 , 最早煮笋的汤太多 , 只能倒了 , 但到最后就要收集起来 。
这收集的汤水 , 会集中倒进门口那口锅里 , 随它慢火熬着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火不能太大 , 但24小时都要这样炖着 , 锅内汤水的颜色会越来越红 , 也越来越深 , 现在这样的 , 就接近笋卤了 。 ”汪大伯说 , 这东西大家喜欢 , 但也就几家在熬 。 “除了留着自己吃 , 就是分一些给预定好的亲朋好友 。 ”
正说着 , 汪大伯的妻子从远山上拨笋回来 , 她背着一个布袋子 , 里面插满了小竹笋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这个时候的小竹笋特别好 , 是做咸笋的材料 。 ”老叶说 , 熬好的笋卤 , 最为人喜欢的 , 就是制作咸笋 。 “把小笋剥好 , 放到笋卤锅子里继续熬制 , 最后再和卤一起 , 存放于陶瓷罐内 , 随时取出切了炒 , 鲜咸无比 。 ”
汪大伯家的边上 , 有山民支起了帐篷 , 里面一口大锅正熬着笋卤 , 边上两只塑料桶里已放了些熬好的卤 。 不久 , 几个朋友上山来取笋卤 。
大伯|「小柏菜」平平无奇增鲜小天才!藏在浙江高山深处的这一个神奇,已悄悄存在千年文章插图
“这是去年用笋卤浸泡的 , 送你们一些 。 ”汪大伯走到墙边 , 揭开一只大罐 , 从里面捞出一条条的腌好的咸笋来 。
“用这种笋切碎 , 加辣椒炒 , 是一道上好小酱菜 , 作为下饭佐料再好不过了 , 尤其是和着稀饭吃 。 ”老叶说 , 要吃到这小菜 , 还真必须有笋卤才行 , 并且陈年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