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6 日是"中国房颤日",在大商步行街,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织开展的义诊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患者, 他们在体检时候发现了房颤,却没有为此到医院就诊,这很危险。"大医一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高连君提醒,无症状房颤的危害同样需要重视。
文章插图
无症状不代表无危害
"以前总觉得不犯病就没有事,这次义诊引起了我对房颤的重视。"活动当天,房颤患者柳先生一大早就来到现场咨询,他打算下一步按照专家的建议尽快住院治疗。此次义诊活动中,专家大咖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给出治疗建议,受到了广泛欢迎。
据大医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医生张荣峰介绍,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是心脏跳动节律出现了问题。常见表现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也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我国的房颤发生率为 0.77%,房颤患者超过了 1000 万。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是增加血栓栓塞风险,颤动的心房使血流产生湍流,容易在左心房壁上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引起栓塞。据了解,有 1/3 的脑卒中归因于房颤,同时,房颤引起的心源性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卒中。此外,1/3 的心脏衰竭也归因于房颤。
然而,很多患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房颤的危害。大医一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主任高连君表示,很多患者觉得房颤就是心慌,忍忍就过去了,或者出现症状找医生开点药就行。甚至部分无症状房颤患者,还不知道自己有房颤,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这些都给健康埋下了隐患。高连君指出,房颤症状的轻重和其导致血栓风险的高低没有关系,所有的患者都应该接受卒中风险评估, 血栓风险高的患者必须接受预防血栓的抗凝治疗。
"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宣传,提升房颤知晓率, 接受规范化抗凝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目前我们国家接近 50% 的房颤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我们医院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达 80% 以上。"高连君说。
尽早治疗还需终身管理
义诊现场,采访人员看到不少复发的房颤患者前来就诊,"好了一段时间又犯了,是不是开始就没治好?"大医一院心律失常一科主任尹晓盟介绍,这是很多患者都存在的误区,他表示,房颤多发生于 5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 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接近 30%,可以说,它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疾病,包括房颤都是越早治疗成功率越高,花费越少。一旦房颤引发脑血栓或者心衰等问题,会对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近两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出现患者年轻化趋势,由于这些疾病也是影响房颤发生的因素,房颤的发病年龄也随之年轻化,因此,预防房颤需要控制好上述疾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大量饮酒、肥胖等。
【 相处|与这种“心动”相处,你需要了解这些】半岛晨报、39 度视频采访人员黄凤桐
- 人到中年背弃婚姻,离婚之后男人与女人谁会更吃亏?
- 儿女的婚姻与家庭,始终是父母最牵挂的事
- 市中医院|市中医院增夜诊与周末门诊
- 校企|校企合作结硕果!辰欣药业与济宁医学院签约
- 血管|50多种疾病都与它有关!伤肠道、损血管、降免疫…全身遭罪!用好3招,危险悄悄降
- 难治性|肾病与用药都同,郑女士未再复发,万女士5大用药错误致其常复发
- 杭州市|杭州:滨江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与防范区范围
- 后遗症|港中大研究:新冠长期后遗症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
- 龋齿|【提醒】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这种牙膏!
- 症状|【微特稿·健康与养生】研究:“新冠长期症状”风险或可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