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湿败毒颗粒|三个“为什么”:解码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三 )


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将进一步向苏州投入“重磅”资源,包括引入国家重点科研平台、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站、岐黄学者等人才资源,在项目、人才、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为大学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扶持苏州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支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落户苏州等。
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的诞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乃至整个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步入新阶段,呈现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医认为,气的升降、出入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人体生命活动是气的升降与出入的和谐统一。如果说,气的升降是内循环,那么气的出入则是外循环。上述“南水北调”和“北电南送”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循环之路,有力地支撑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而“引进来、走出去”的外循环之路,同样值得称道。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中医科学院派遣医疗队前往沙特、阿联酋等海外抗疫前线,推广运用中医有效方药和特色疗法。其中,化湿败毒颗粒的疗效,获阿联酋卫生部认可,于2020年9月获准以药品身份正式进入该国市场。
化湿败毒颗粒获阿联酋卫生部批准上市的背后,则是2019年3月份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正式成立。据了解,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筹建的全球首家中医药领域循证医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其主要建设单位。该中心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承担全球传统医药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申请建设工作,搭建完成“中医药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并与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数据联通。这一由我国主导、国际认可的循证中医药学科体系,不仅能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更可助力中医药学证明自身医学价值、跻身于世界科学体系。
此外,中国中医科学院还牵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国际传统医学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盟”。中国中医科学院有2个项目获批外交部“澜湄基金”,中国-奥地利中医药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获批,这是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当前,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源自经方化裁而来的化湿败毒颗粒等抗疫“三方”,经过抗疫一线实战检验,成为国家中医医疗队的抗疫利器;以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为代表的中药产业,依托在市场竞争中积累的强大制造实力,为抗疫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化湿败毒颗粒的市场价值,以企业支付成果转让费形式得以体现,进而反哺中医药人才培养,助力中医药事业振兴。“事业引领产业繁荣,产业繁荣支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可以说,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的诞生,是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毫无疑问,在打造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作为东部省份,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使命,积极打造健康中国的“江苏样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江苏全省GDP总额突破1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居全国省区之首,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苏州,不仅将打造江苏、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人才高地,更将强力助推打造健康中国的‘江苏样本’,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表示。□采访人员 王小波
化湿败毒颗粒|三个“为什么”:解码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