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三明将市县两级医院医护人员收入与下基层坐诊、健康管理等挂钩,实现“让群众不得病、晚得病、少得病,医护人员一样拿高薪”,有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为926.78万人次,占总诊疗量的57.36%。”张元明介绍,这比2016年诊疗量增长16.8%,比公立医院同期增幅高11个百分点。
“小病在村(社区),康复回村(社区)”的诊疗机制也日渐形成。
2019年底,三明启动疾控综合改革的新探索,设立“医防融合办公室”,推动实现专业人员、业务培训、监测报告、医防资源、考核方式、数据信息“六融合”,并充分借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双向诊疗服务等方式,发挥健康管护组织作用。
三明不再是医改“孤岛”
因为涉及深层次格局调整,触碰太多既得利益,改革初始,三明医改面临着四面八方的阻力和质疑,甚至有人说,三明医改后很多医护人员会因年薪制分配不均而离开。
对此,张元明给出一组数据:2012年至2020年,三明全市医疗卫生单位调走215人,占1.84万名卫生技术人员的1.17%。但在相应时间段,各家医院共招聘4906人,是调走的近23倍。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9年多来,三明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病人转外就医比率下降、医疗资源流动更加均衡、公立医院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初步取得患者、医院、医生、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的成效。
文章插图
图为三明市第一医院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新华社采访人员 姜克红 摄
在全面调研三明医改做法和成效情况下,三明医改探索受到广泛肯定,2017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
2013年至2019年,全国各地共有1300多批次、近2万人次来三明学习交流医改经验。三明医改不仅没有成为改革“孤岛”,反而正形成星火之势,燎原全国。
“三明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为全国深化医改树立了样板。”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说。
“三明医改打出了一套适合三明实际情况的医改组合拳,为各地因地制宜推广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介绍说,下一步,将召开全国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意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用好三明市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陆续举办培训班;制定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考核指标体系等措施,不断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站在新的改革“十字路口”,三明将继续深化推进“治未病”3.0版本,不断优化制度框架,向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方向,为破解医改“世界性难题”提供更多有益借鉴。
采访人员:彭韵佳、陈弘毅
编辑:廖翊
- 婚姻不过是一场“精明”的算计
- 离婚后,你有哪些感悟?
- 何庆南|宁乡市人民医院流沙河分院揭牌 深化医改惠及偏远地区百姓
- 易经: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场灾难!
- 杨绛:人生啊,其实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 婚姻,该往前走还是该往后退
- 结婚生孩子,丈夫每个月给5000块钱左右,她哭了一场
- 汤加恐怖火山爆发!10万人瞬间失联,又一场灾难正在逼近!
- 一旦动了真心,便是一场情劫
- 汤加千年一遇的火山爆发!10万人瞬间失联,又一场灾难正在逼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