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 ,
公园里、小区里孩子多了起来 ,
但你会发现很多孩子都捧着手机 ,
头也不抬地沉溺其中 ,
有时连旁人的呼唤都充耳不闻 ,
那场景就……
类似这样↓↓↓文章插图
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
接触手机、Pad等电子产品 ,
和大人们一样 ,
他们也喜欢刷短视频、打游戏、
使用社交软件聊天等 。
但是孩子心智不成熟 ,
自制力比大人差 ,
因此也更容易沉迷其中 ,
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 影响学业 。
有人甚至说 ,
想毁掉一个孩子 ,
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
此话虽然极端了一些 ,
但这种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
很多家长对此忧心忡忡 ,
却又束手无策 。
近日 , 相关话题登上了微博热门话题榜三 ,
足可见这种现象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文章插图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 ,
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学习 ,
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 ,
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 。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 ,
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78% ,
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 。
城乡之间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几乎无差别 。
网络文化产品丰富多彩 ,
未成年人本身自制力和专注度又十分有限 ,
加上短视频和网络文章的碎片化传播 ,
致使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十分普遍 。
有的孩子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 ,
个别孩子还会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 ,
为一些App充值或者打赏网络主播 。
面对一些App的防沉迷措施 ,
一些孩子会动用“聪明脑筋” ,
注册多个账号切换登录来避开 。
而很多家长缺乏防沉迷意识和手段 ,
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网”住 。文章插图
那么 , 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首先 , 孩子的问题关键还是在家长 ,
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及家务 ,
或者单纯就是想偷懒 ,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
只要孩子一哭闹就扔给他一个手机 ,
孩子立马老老实实安静下来 ,
长此以往 , 孩子怎么可能不沉迷呢?
犀利的网友们早就看透了这一切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是责无旁贷的 ,
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也是手机无法取代的 ,
如果家长自身都不能以身作则 ,
又如何要求未成年的孩子自律呢?
人人都需要娱乐 ,
【孩子|堵不如疏,孩子沉迷手机要这么管】只不过我们更需要的是健康的娱乐 。
比如家长们可以率先放下手机 ,
带着孩子出去亲近亲近大自然 ,
逛逛公园 , 做做户外运动 ,
即使在家里 , 也可以培养些健康的爱好 ,
比如写写画画、做做手工、玩玩乐器等 ,
哪怕只是陪孩子聊聊天、读读书 ,
多多营造美好的亲子共处时光 ,
不仅会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娱乐方式 ,
也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
这些都将成为孩子成年后脑海中的美好回忆 。文章插图
另外 , 我们也强烈呼吁 ,
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也应多方合力 ,
形成联动的健康上网机制 ,
例如通过制度建设倒逼企业完善防沉迷机制 ,
利用技术手段完善线上教育平台等 ,
降低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风险 。
总之 , 堵不如疏 ,
一味妖魔化网络和手机是于事无补的 ,
只有给未成年人提供
更健康的娱乐方式和网络环境 ,
帮助他们强化自律意识和防沉迷意识 ,
让他们在现实中感受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
才能真正解决这一互联网时代的难题 。
辛丑年 六月初二
2021-07-11
来源:央视网
- 干得好,不如处得好?工作中,赢得领导的器重,你需要把握这4点
- 老婆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从楼上摔下来,孩子没保住
- 前夫不同意她生二胎,半年后发现孩子不是前妻的
- 她受继母虐待从小跟着叔叔生活,帮离婚多次的叔叔养大孩子
- 妈妈独自带4个孩子去打疫苗,看到这画面,网友感叹:大写的佩服
- 大脑处|睡觉出现3个异常 说明血管堵了
- 儿女带12个孩子回家过年,一顿饭就花掉600元,外公直皱眉:寒假吃掉一年养老金
- 辅食|孩子吃的饭菜到底如何放盐、放糖?
- 周同学|近视科普行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 提高免疫力|抽时间多给孩子吃以下食物,增进食欲促消化,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