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酸胀有异物感、干涩流泪、看东西变糊、视力下降、畏光闪光、视线有漂浮物甚至黑影、视野缺损……你还以为是“老眼昏花”?那可能要耽误大事了!因为这些症状,可能预示你的眼底黄斑区出问题了。
文章插图
黄斑病变危害人群广,危害性大。50岁以上的发病率可高达15.5%,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却极易被忽视。
患者体会
“我68岁了,近年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模模糊糊的,前几日做了眼病筛查,得了白内障和黄斑病变,这该咋办?”
“我爸快80了,之前经常眼睛不舒服,还以为年纪大引起的。后来看到斑马线扭曲了,才知道眼睛出问题了,检查出黄斑病变。医生说还算及时,不然可能会失明。”
“我才37岁,黄斑病变简直是恶魔,生活、工作都会崩溃,吃的、滴的、贴的药物都试过,就是不见效,快被它搞疯了,常人根本无法体会这种痛苦。”
中老年人即便有视野模糊等症状,也常误以为是“老花眼”而耽误治疗。所以因黄斑病变而导致的失明,比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总和还要多。
而如今,大多数成年人对手机、电脑、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危险因子增多,黄斑病变人群越加增多,也越加年轻化。
文章插图
模拟:黄斑病变者的视野
黄斑病变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危害?
黄斑区,是眼睛直视物体时映射在视网膜的区域,汇集了80%的视觉信息,是视力中最敏锐、最重要的部位。一般做视力检查时,就是查黄斑区的视觉能力。
但眼睛不同于皮肤等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没有再生功能。一旦受损,一定伤及视网膜,可引起中心视力下降甚至突发性失明,导致阅读、驾驶、识别面部特征等受阻。且一旦病变,很难治愈,甚至是永久性的。
所以,千万别忽视眼睛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不论是近视眼、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还是眼胀、眼痛、红血丝等视觉疲劳的症状,都要引起重视。
文章插图
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这么容易老化、受到伤害?很多专家把原因归为以下几点:
1、自由基过多
自由基无处不在,它是引起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万病之源”。而中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导致过多的自由基堆积在体内。
自由基过多,会加大破坏力度,对眼睛的危害更大。视网膜是人体用氧气最多的组织之一,更易受到自由基的侵袭,还会损伤晶状体,加大黄斑病变、白内障、角膜水肿等眼疾风险。
2、光线伤害
太阳光会晒伤皮肤,也会伤害眼睛,增加病变风险。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节能灯使用不当,都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量蓝光。它能直接穿透角膜、晶状体,直达黄斑区,加快氧化反应。时间久了,眼损伤就更为明显。
文章插图
3、用眼过度
现如今,家人、朋友、同事、同学、陌生人,戴眼镜的比比皆是,但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有增无减”,且时常熬夜、失眠等,易造成眼疲劳,甚至很难缓解。
此外,过度用眼会降低新陈代谢能力,代谢废物残留过多,黄斑区也更易缺血、缺氧,甚至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发生黄斑病变。
4、高度近视
随着近视的加深,尤其是高度近视者,眼球会逐渐变大、变长,视网膜也会越来越薄,发生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黄斑区病变等眼底病变的概率远高于常人。
若过度用眼,很可能诱发黄斑裂孔等病变,导致视网膜出现“破洞”甚至脱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度近视者,防控度数增加、预防眼底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几乎是终生大事。
文章插图
总结来说,我们的眼睛每天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持续受到伤害,增加病变风险。那么,除了避免过度用眼,该怎么预防或改善眼疾?
营养不足 ,疾病自来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自己没有长时间玩电子设备,生活作息也很规律,但视力却逐年降低?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眼睛获取的营养成分不足,无法支撑它正常工作,自由基过多,有害物堆积,眼睛甚至其他身体部位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早在1996年,叶黄素就被加入为膳食补充剂,建议每日用量约为6毫克。
- 龋齿|【提醒】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这种牙膏!
- 假蒟叶|乡间的野草,浑身都是治病良药,可以做成这种美味的食物!
- 用情不专的人,还是不要挽回了
- 障碍|青少年高发 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家庭、社会环境是造成这种“天才病”的重要因素
- 本草衍义|这种植物叫做紫苏,对人体的好处多多,在中医历史中影响非凡呢!
- 血管|这种廉价小果是血管最爱!每天吃4颗,“三高”远离你
- 中毒|警惕!厦门、漳浦近期已有2人中毒,都是因为它!这种吃法要不得!
- 这种东西别碰!漳州又有人中招......|千万警惕 | 乔迁
- 泡酒|农村这种野果,以前的人们拿来泡酒,其实它还是一种很好的药材
- 泡脚|除湿的好方法,泡脚水里撒点这种东西,每天坚持,湿气慢慢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