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采访人员侠克)7月28日是第11个世界肝炎日。近年来,中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上世纪90年代乙肝疫苗的批量生产,通过大规模免疫接种和补种疫苗,特别是乙肝疫苗列入新生儿计划免疫以及母婴阻断技术的开展,把预防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遏制病毒感染。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杨希忠介绍,目前中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治领域的重点难点在于,乙肝患者存量大,诊疗率低,由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疾病负担沉重。据估算,中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86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为需要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丙肝患者约有450万人。
在乙肝治疗方面,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是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大大减缓肝病进程。采访人员了解到,在持续扩大医保覆盖率的同时,中国政府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物价格和参保患者药费负担,大大提高了肝炎用药可及性。
采访人员近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门诊采访了解到,目前乙肝患者的一线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医保报销后,个人每月自负0.5元至80元不等,绝大部分患者表示价格可以接受。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秘书长郝春彭介绍,全国有66.59%的医保统筹地区把病毒性肝炎诊疗纳入职工医保门诊保障范围,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0.68%;住院部分的报销比例接近80%。有6.05%的医保统筹地区把病毒性肝炎诊疗纳入居民医保门诊保障范围,实际报销比例52.38%;住院部分的实际报销比例60%。
通过多年努力,2014年中国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至0.32%,提前实现世卫组织西太区乙肝控制目标。对此,世卫组织西太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乙肝防治工作是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 替诺福韦|(医卫)世界肝炎日:关口前移、遏制病毒感染 消除肝炎中国在行动】采访人员了解到,从2017年起,中国已有多个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其中有4种被纳入医保目录,包括3种进口药物和1种国产药物。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陆续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的条件已经成熟。(完)
- 慢性病|(医卫)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
- 国家中医药局|(医卫)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
- 医药|(医卫)第六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结果于2022年5月实施
- 零差率|(医卫)两部门发文完善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
- 县域医共体|县政协医卫组开展医共体建设专题调研活动
- 替诺福韦|艾滋病人服药晚了怎么办?漏服少服别慌张,医生教你正确补服方式
- 专家团|(医卫)湖南专家团为近千名肺结节患者免费远程会诊
- 十三五|(医卫)中华瑰宝焕新彩——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质增速
- 胸痛|(医卫)全国胸痛中心注册数量超5000家 为心脏健康构建保护网
- 立法|(医卫)天津立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这类医疗机构要设中医药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