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有善育,路在何方?( 二 )


要实现幼有善育的目标 ,
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
几乎每一个父母都遇到过育儿问题 , 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 , 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问题 。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场所之一 , 需要更多科学指导与支持 。
“0~3岁的孩子 , 其实还是以家庭照料为主 。 ”蔡建华说 , 要实现幼有善育的目标 , 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
他希望 , 父母能够拿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互动 , 更科学地养育孩子 。 同时 , 他鼓励社区建立一些资源中心 , 里面有一些资源 , 包括像玩具、绘本等 ,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那里玩 , 同时进行一些交流 。
“我们要建设一个儿童友好型社会 。 ”步社民强调 , “社会上很多设计要考虑儿童的需求 。 ”
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 , 很多地方在做一些探索 。 比如 , 上海《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 , 每个街镇建设一个科学育儿指导站 , 每年将为每个常住人口新生儿家庭至少提供一次上门指导服务 , 为有需求的婴幼儿家庭提供不低于6次线下指导服务 。
据了解 , 上海已经建立900多个早教指导站 , 覆盖16个区的所有街镇 , 这些指导站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 , 为附近的家庭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 。
对于幼儿园来说 , 家园共育也需要进一步开展 。 步社民指出:“家园共育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 要建立一种机制 , 让幼儿园与家庭实现更好的合作 。 ”
孩子|幼有善育,路在何方?文章插图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15期《民生周刊》杂志
_本文原题:《幼有善育 , 路在何方?》
□ 《民生周刊》采访人员 罗燕
编辑:姜玉函
责任编辑:刘烨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 , 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