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

“我很庆幸来到了瑞金医院胸外科就诊 , 治愈了困扰我多年的疾病 。 ”近日 , 来自南通的教师曹女士出院时 , 感慨不已 。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文章插图
1 第一次遇到如此巨大的胸骨后肿物
曹女士在16年前因为双侧甲状腺结节在当地医院就诊 , 8年间先后两次经历了甲状腺手术 , 限于技术条件 , 医生仅处理了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结节引起的胸骨后肿物 , 并未成功处理 。 像一个定时炸弹 , 肿物在曹女士的胸腔中 , 一埋就是8年 。
倒计时响起了 , 胸骨后肿物不断增大 , 曹女士开始有了胸闷、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 , 辗转多地检查就诊 , 均被告知手术复杂、创伤大 , 肿瘤残余等风险 。 经病友介绍 , 曹女士来到瑞金医院胸外科张亚杰医生处就诊 , 颈胸部CT检查显示中纵隔混杂密度团块影 , 长径达11cm , 气管与食管受压明显 , 病灶上缘与左侧甲状腺下级分届不清 , 张亚杰医生认为曹女士的这个中纵隔占位 , 很可能来源于甲状腺 。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其实 , 接诊曹女士后 , 医生也惊讶不已 , “平时临床上也时有碰到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患者 , 但如此巨大的胸骨后肿物也是第一次遇到 , 这个甲状腺残存的肿物 , 像一颗种子 , 经过十多年 , 一路向胸腔内部生长 。 可能已经影响到了患者的食管、气管、主动脉等部位 。 ”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文章插图
2 甲状腺外科、胸外科接力手术
张亚杰医生接诊此病例后 , 在科内进行了病例讨论 。 胸外科李鹤成主任以及杭钧彪、车嘉铭等专家讨论认为 , 患者纵隔后肿物巨大 , 且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 一方面需行进一步的食管超声内镜、气管镜等检查排除肿瘤对食管、支气管等周围组织的侵犯 。 另一方面需与甲状腺外科、介入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文章插图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文章插图
圈里为肿瘤组织(请谨慎滑动)
患者的详细检查显示 , 纵隔肿物并未明显侵犯周围组织 , 多学科会诊意见结合患者的病史 , 判断曹女士应该患上了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瘤 , 建议进行颈部及胸部手术联合切除 。
在完善手术前准备后 , 一场接力手术治疗开始了 。 手术第一步 , 由甲状腺外科的匡洁医生进行双侧甲状腺切除 。 患者有两次甲状腺手术史 , 手术区域粘连明显 , 匡医生小心分离切除双侧残余的甲状腺 , 并注意保护颈部重要的血管、神经 。 术中发现患者纵隔肿物损然起源于左侧甲状腺下级 , 但仅有少量组织相连 , 几乎所有肿瘤组织均在胸骨后中纵隔 , 无法从颈部拉出 。
车嘉铭副主任、张亚杰医生和陈凯医生接棒 , 实施胸骨正中辟开纵隔肿物切除术 。
胸外科团队打开患者胸部后发现 , 患者的中纵隔肿物巨大 , 从左侧胸顶开始 , 一直沿着无名静脉后方向下延续至主动脉弓后方直到气管隆突水平 , 且周围血管丰富 , 与气管、食管等连接紧密 。 医生仔细地从胸顶开始 , 将肿瘤周围血管结扎 , 钝性及锐性分离相结合 , 将肿瘤与周围组织仔细分离 , 一步一步向肿瘤下缘突破 , 最后成功将整个肿瘤组织完整切除 。 而且 , 手术全程也尽最大可能保护了患者的喉返神经等重要组织 。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文章插图
3 恢复良好 , 期待重回讲台
曹女士术后恢复良好 , 无声音嘶哑等其余不适 。 在麻醉师良好的术后镇痛、康复医生帮助下积极康复锻炼术后 , 第二天就拔除了胸骨后胸引管、第四天拔除了创面的引流管后出院 。
出院后 , 曹女士给张亚杰医生发来信息——“一误再误成心腹大患 , 精益求精遇妙手回春” , 由衷地表达了谢意 , 她说 , “我没有想到手术会切除得这么干净 , 恢复得这么快 , 而且我也没有出现声音嘶哑等并发症 , 我可以重回讲台 , 继续教书育人 。 ”
总院|长径达11厘米的巨大肿物埋在胸腔,瑞金胸外科专家妙手“拆弹”文章插图
张亚杰医生提醒 , 目前由于肺部肿瘤及食管肿瘤的日益高发 , 这两种肿瘤构成了胸外科主要的疾病谱 , 但纵隔肿瘤也是胸外科治疗的重要疾病之一 , 瑞金医院每年会遇到大量疑难纵隔肿瘤疾病 。 为了进一步加强纵隔肿瘤的治疗 , 继肺小结节、肺部肿瘤及食管肿瘤多学科会诊后 , 今年 , 瑞金医院胸外科联合兄弟科室成立了纵隔肿瘤多学科会诊 , 依赖于瑞金医院的强大综合实力 , 诊治更多的疑难纵隔疾病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