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这个夏天,对张雪来说非同一般。疫情来袭,正在休产假的她,放下两个孩子奔赴一线。隔离病房中,她把对骨肉的思念放在心底,却把妈妈的柔情留给了病房中的3个孩子。她说:“看到患者们越来越好,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
29岁的张雪,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血液净化中心的一名护士。在这个特殊的夏天,医院被紧急改造成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成为本轮疫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核心区”。
一线的“呼唤”是在8月5日凌晨响起。当时,张雪正值产假,半夜起床给孩子喂奶时,她看到医院工作群里连发多条“紧急集合”的通知。
凌晨3点,张雪在家独自守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两岁,一个还是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因为,同样工作在医疗战线的丈夫从洪水来袭后就一直守在自己的医院连轴转。
此时,距离原定的产假结束还有近3个月,张雪知道自己可以选择继续休假。可她清楚,这一时刻,一线救治十万火急。如果退缩,自己没法说服自己。
文章插图
没有太多犹豫,张雪抱着两个孩子,第一时间送到了父母家后就奔赴“战场”。母亲说,“现在医院需要你们,俩孩子交给我,放心去工作。”
电话那头,丈夫说:“我俩都在医院,知道轻重缓急,这时候,该上就得上!”
8月6日下午5时,新冠确诊病人转运的战斗打响。闷在厚厚的防护服里,汗出如浆,日常的动作变得艰难,衣服湿漉漉的贴在身上。搀扶老人、牵引幼童、核对信息、搬运物资,一趟、两趟……等第五趟转运病人的的时候,张雪的护目镜已经模糊了视线,里面满是汗水。
【 疫情|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张雪:隔离病房里的“好妈妈”】8月7日凌晨2点,所有的转运病人安置妥帖,张雪才有机会喘口气。
清晨,新冠确认病人的日常诊疗和护理工作接踵而至。张雪在感染二科,和小伙伴们承担着照料十多个病人的重担。在隔离病房,厚厚的防护服是医护人员们的盔甲,也给她们带来不少“麻烦”。举例说,平时病人抽血的工作一个人最多需要45分钟。可在隔离病房里,四个经验丰富的护士却足足花了近仨小时。
张雪负责的病区中,年纪最大的病人60多岁,年纪最小的只有2岁,跟张雪的大宝年纪仅仅相差1个月。日日相处,孩子们对身边这些“大白”依赖越来越多。
当2岁的小宝宝冲着张雪笑,声音很轻但很清晰地喊出“阿姨”时。张雪忍不住哭了,她说,我也想我的宝宝了。 病房里的孩子不止一个,还有一位4岁的和8岁的孩子,担心他们在病房里无聊,护士们还给他们买了绘本、玩具、海苔卷、芝士卷等书、零食。
8岁的小女孩,也很乖巧懂事,要做手工送给辛苦忙碌的医务人员们。
抗疫战斗还在继续,令她开心的是,隔离病房里每天都有好消息,病人情况每天都有好转,今天这个退烧了,那个不用输液,好好吃饭了,这些微小的细节,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无比珍贵。也是他们坚守在一线最大的力量来源,张雪说:“疫情不散,我们不退,我们一起期待着早日离开隔离病房的那一天。”(中国日报河南采访人员站)
- 经营感情的第一层境界是什么
- 催泪文章,第一次背娘(读了三遍,感人肺腑!)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
- 火哥:疫情时代,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 剥除术|市第二医院完成一例单孔腹腔镜下较大卵巢囊肿剥除术
- 病区|新疆霍尔果斯市疫情:在院患者病情平稳、逐步好转
- 感染者|北京丰台区本轮疫情感染者已达49例,轨迹汇总
- 管控|北京新增8例本土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本轮疫情报告本土感染者75例
- 男性衰老|男性衰老“核武器”或公布,烟酒第4,第1名很多大叔“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