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与癌症抗争五年后,40岁女子做了个了不起的决定

8月6日凌晨3点多,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眼科部副主任医师杨友谊被手机铃声惊醒,赶紧叫起同事。他们要去完成一位患者的遗愿。委托人刘女士(化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去世前几天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
一位晚癌患者的心愿
恩泽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病房,家人们陪刘女士走完了最后一程。
刘女士享年40岁。5年前,她突然摸到右乳有硬块,到恩泽医院就诊。接诊的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陶德友告诉她,这个可能是乳腺癌,由于发现得不够及时,已经出现腋下淋巴转移。
刘女士积极治疗,手术后又经历了一年多的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病情暂时稳定下来。但一年后复发。
陶德友告诉采访人员,刘女士的乳腺癌是最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类型,一般两三年内是复发高峰期。虽然患者定期检查,也都在第一时间发现转移情况,但很遗憾,转移的部位越来越多,尤其是癌细胞转移到头颅、肺和肝脏后,患者的全身功能出现衰竭,正常呼吸逐渐受到影响。
这5年来,陶德友一直是刘女士的主管医生,经常在微信上为刘女士答疑,见证了一位晚期乳腺癌患者从害怕、焦虑到坦然的转变。“她文化程度高,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刘女士最后一次住院时,找到亦医亦友的陶德友,希望能在身后捐献眼角膜。
“很难过,但很感动。”陶德友第一时间联系了台州医院眼库,希望能帮刘女士完成心愿。
她帮助两人重见光明
杨友谊和刘女士一家见了两次面,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捐献前的谈话。
“她半躺在床上,很消瘦。我把角膜捐献志愿书递给她,她签字时一点都没有犹豫。她妈妈很开明,全力支持。”杨友谊回忆道。
刘女士希望能留下健康的角膜,移植给有需要的年轻人,让他们代替她多看看这美好的世界。
杨友谊给刘女士检查了眼睛,符合捐献要求。
刘女士|与癌症抗争五年后,40岁女子做了个了不起的决定
文章插图

第二次,是摘取角膜时。
刘女士虽然身体虚弱,但病情还算稳定。病房护士发现,刘女士自从签了捐献志愿书后,好像心愿已了,各项机能明显下降。
“大概就是今晚了。”陶德友从刘女士的状态和生命体征中判断时间快到了,他把情况告诉患者家属,联系杨友谊和台州医院眼库的医生做好准备,在医院待命。
8月6日凌晨3:08,在家人们的陪伴下,刘女士平静地走了。
“她的孩子擦干眼泪,亲了一下妈妈,一家人就到走廊等待。”杨友谊和台州医院眼库的同事完成角膜摘取后,家属纷纷道谢。
刘女士的两枚角膜第一时间被送回台州医院眼库,第二天,两位患者因刘女士的馈赠重获视力。
刘女士|与癌症抗争五年后,40岁女子做了个了不起的决定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爱心期待接力
刘女士并不是杨友谊接触的第一个角膜捐献者。“去年,一位抗癌10年的患者和儿子一起签了角膜捐献志愿书,母亲去世后,儿子积极帮母亲实现心愿。我一共参与了4次角膜摘取,每次都深受感动,他们都是很伟大的人。”
杨友谊和刘女士谈话时,罗洋江和朱繁霜两位年轻医生也被感动了,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
刘女士|与癌症抗争五年后,40岁女子做了个了不起的决定
文章插图

台州医院眼库
据了解,临床上每100人中有两三人患角膜病,面临致盲风险。角膜捐献和移植是帮助角膜盲患者复明的主要途径。为了让更多的角膜病患者早日重见光明,2018年,台州医院成立了我市首个、也是唯一一家眼库,开展角膜材料获取、保存、临床应用等工作。
刘女士是台州医院眼库的第十位角膜捐献者,也是今年第五位捐献者。眼库医生黄勤竹表示,近年来,台州人身后捐献器官的意识有所增强,杭州、温州等地的眼库都有台州捐献者的身影。台州医院眼库成立后,方便志愿者捐献角膜的同时,也方便患者获取角膜移植的机会。
“就近捐献可以帮助更多老乡。”黄勤竹说,常规的角膜移植术后,需要两年左右的定期复查,如果能在本地匹配到合适的角膜并完成移植手术,对于受助者无疑是最方便的。目前,已有7位台州的角膜盲患者获益。
“角膜移植要考虑患者的情况和供体是否匹配,至今为止,捐献到我们眼库的角膜全都找到了合适的移植对象。”黄勤竹说,现在还有5位患者登记了信息,排队等待合适的角膜,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帮他们重见光明。
如何捐献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