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医师节专题报道⑨|接生超万人!“莲妈妈”坚守基层30年

母儿|医师节专题报道⑨|接生超万人!“莲妈妈”坚守基层30年
文章插图

基层医院少有妇产科,而能在基层医院的妇产科坚守30年之久的医生,更是难能可贵。在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牛区金建人民医院),有一位乐观开朗的“莲妈妈”,之所以人称“莲妈妈”,是因为在她30年的从业生涯中,经她之手降生的新生儿超过万人,她是大家心中名副其实的“妈妈”。
选择从医源于热爱
身在基层更加高标准严要求
1991年,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刘廷莲就干起了妇产科临床工作。2001年,刘廷莲来到成都市金牛区金建人民医院。次年,医院妇产科独立出来,刘廷莲担任科室主任。谈起为何会选择当一名妇产科医生时,刘廷莲说起了自己实习时的一段经历。
“在毕业之前,我实习时带教我的一位新生儿医生说过一句话,让我触动很大。她告诉我,很多新生儿科的疾病问题源头都在产科,产科这道前端没把好关,儿科有时就无能为力。”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刘廷莲意识到妇产科对母儿安全的重要性,也让她萌生了要做妇产科医生的念头。
刘廷莲性格开朗、乐观向上,这样的性格,她认为跟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新生命的到来增添了家庭和睦快乐的氛围。每次看到孩子平安出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自己也浑身充满了继续干好妇产科的动力。”
母儿|医师节专题报道⑨|接生超万人!“莲妈妈”坚守基层30年
文章插图

由于身在基层医院,刘廷莲深深明白,必须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才能做好妇产医生这项工作。发论文、评职称、做课题、带队伍……刘廷莲不断进修深造,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团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妇产科的专业知识,有着过硬的本领,才能确保辖区母儿安全。”这是刘廷莲对团队成员经常说的一句话。
面对儿子心生愧疚
自认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
从医30年,刘廷莲经手的新生儿数以万计,但这位大伙儿眼中的“莲妈妈”,在面对儿子时,却认为自己不是一位称职的妈妈。每每提到儿子,刘廷莲就眼眶湿润,难掩愧疚。
2002年,刚在金牛区金建人民医院工作一年的刘廷莲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由于科室刚刚独立,正经历着如创业初期般的忙碌。这时,刘廷莲的儿子刚刚2岁多,由于夫妻两人都从事医疗工作,儿子一直由奶奶带着。“那时我儿子每天都闹着要找妈妈,但我几乎很少有时间陪他,也许就是因为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了,直到儿子上初中他都很内向,和我的交流也很少。”刘廷莲内疚地说。
2017年,刘廷莲儿子参加了高考,在报考大学时主动选择了医学院,学的是口腔医学。“很多医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当医生,因为医生这个行业真的很累,但我不会刻意去引导孩子要不要学医,我尊重他自己的选择,现在我儿子也开始实习了,我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还会经常探讨医学上的问题,这种状态很好,我很喜欢。”
“黄金15分钟”生死抢救
专业过硬她是团队“定心丸”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金牛区沙河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牛区金建人民医院)由于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既承担着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也是一家二级医院,这里是全区唯一一个有妇产科的基层医院,这样的“牛”,是因为有一个像“牛”一样勤奋努力的刘主任在带队。
母儿|医师节专题报道⑨|接生超万人!“莲妈妈”坚守基层30年
文章插图

在周边居民眼中,刘廷莲工作认真负责并且技术杠杠的,是真“牛”!今年6月的一天,刘廷莲正带着团队成员在产科病区查房,突然有个足月待产孕妇大喊:“医生,我好像下面流水啦……”刘廷莲马上叫助产士听胎心——糟糕,胎心不好,80次/分!“马上检查,是否是脐带脱垂。”医生一查,果然脐带脱垂,还纳困难。“千万托住,手别松,脐带脱出8分钟,胎儿就无救了,赶快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刘廷莲一边指挥,一边做上台手术准备,从决定手术到新生儿剖出,共15分钟。正是这“黄金15分钟”的妥当处理,一个小生命得救了!医护人员高兴,家属们也万分感谢。
母儿|医师节专题报道⑨|接生超万人!“莲妈妈”坚守基层30年】“其实,每个孕产妇都是高危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意外变化,因此妇产科医生除具备高度责任心、百分百的细致耐心外,还必须有充足的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妇产科,刘廷莲是大家的“定心丸”,同事们常说,在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危急重症的处理及抢救上,只要有主任在,大家心里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