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5日消息(采访人员王晶)在第五个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在残疾预防工作中,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结果,我国约有16.57%的人群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
她提及,要推动加快发展精神疾病防治和康复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个体危机干预,营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为人们创造身心愉悦的生活。
文章插图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资料图 来自CFP)
残疾预防 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张海迪说,如今,我国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导致的残疾居高不下,“比如孤独症,在全世界发生率呈现增高趋势,预防康复难度很大。“
此外,还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致残风险增加,张海迪曾多次到脊髓损伤者康复机构调研,看到很多人因为车祸造成瘫痪。“令人痛惜。”她说,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预防是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的健康投资和重要策略。
因此,在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残疾预防工作,据采访人员了解,目前正在制定实施新一轮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安全。
张海迪还透露,未来康复事业发展的重点是要推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中国残联正在与有关部委和山东省、青岛市共同推动建成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康复大学,推动建立康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相关基础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
重点关注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人群
残疾是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风险,全社会、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意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8.7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因功能衰退而导致的残疾会越来越多。
张海迪说,要持续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利用残疾预防日、爱眼日、爱耳日、出生缺陷预防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面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帮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提高残疾预防和生命防护能力。
【 中国精神|中残联主席张海迪:我国约有16.57%人群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她认为,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0-6岁儿童残疾筛查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高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能力和水平。应对人口老龄化,还要推动老年人健康服务,让更多的老人安享健康的晚年。
- 恋爱中,一个人不爱你的表现有哪些
- 为什么被背叛者会陷入神经症式的痛苦之中?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婚姻中,女人为什么会被背叛?
- 女人到了中年,忽然觉得婚姻不幸福该怎么办?
- 婚姻中一定要相互付出,平等对待
- 2022新年早上好表情包,人生中有朋友是幸福,相互牵挂,心心相连
- 人到中年,遇到婚外暧昧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 科室|桂林中医院:开展6S管理评比验收活动
- 金普新区|大医附属一院金普医疗中心即将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