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陈晓丽
【 康复|助力患者康复,山大二院护理部打造“静馨病房”】
15日中午12点30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脏内科病区走廊的照明灯准时暗化熄灭,护士们轻轻走进各自分管的病房,拉上窗帘,并轻声提醒大家:“午休时间到了,请大家休息吧!”
窗外灿烂的阳光被窗帘挡住,一阵困意袭来,66岁的赵杰(化名)躺下准备休息。在病床旁陪伴的老伴也趁这个时间,打了个盹儿。
每天午休时间,护士为大家拉上窗帘遮光
赵杰是聊城人,因为患有肾脏疾病,经过一番打听,来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治疗。因为需要定期复诊和住院治疗,更是因为对该科室医护人员的认可,这已经是赵杰第六次来这里住院了,每次都要住六天左右。
因为习惯午休,赵杰对病房内的午休安排感受尤其深刻,“每天中午护士都来帮忙拉上窗帘,提醒大家不要再聊天了,走廊的灯也会变暗一些,病房内外都很安静,我每天中午都能睡一个来小时,下午精神头好,心情也跟着轻松不少。”
不止是午休时间,全天任何时间段,整个病区都非常安静,很少能听到大声说话的声音。走进病区大门,随处都能看到“保持安静”“拒绝噪音”“小声交谈、小声打电话”“轻声细语 请勿喧哗”的温馨提示,让人不自觉降低了说话的音量。
护士们都佩戴者耳机式对讲机,交流工作轻声细语。病房门口的移动护理车,帮助护士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医生当天对每位病人的医嘱,并顺利完成每个护理项目。
“医生和护士的态度都没得挑!”说起住院期间的感受,赵杰连连夸赞,“平时打针、拔针什么的,基本等不到按铃呼叫,护士就来了。她们一天要来我们病房看好多趟,真的挺辛苦。”
“打造静馨病房,不止是对住院病人和家属的提醒,也是对医生和护士的提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林兴凤告诉采访人员,肾脏内科病区患者具有住院时日长,病情较重的特点,需要休养,为此,四个月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启动了“静馨病房”建设项目,肾脏内科作为首批试点病房。而“营造午休美好时光”,便是护理部指导病区开展的“静馨病房”项目服务举措之一。
文章插图
创建静馨病房,病区噪音音量降低了近20%
时间回到四个月前,护理部在日督导时发现,午休时间,患者因病区内缺乏安静的午休环境在院区内散步,而此类现象,并非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病区。
由此,护理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与护士长沟通,分析此类现象的弊端和危害,鼓励病区开展头脑风暴、深入思考几个问题:“如何杜绝此类问题出现”、“如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住院期间有效地休养状态”、“如何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并提议以肾脏内科病区为试点,积极尝试、革新,促进持续质量改进,创立匠心暖护的特色病区。
“我们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积极组织病区护士深入探讨,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创建安静病区方案。护理部针对安静病区方案的实施,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现场指导,协助我们顺利创建了‘静馨病房’。”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护士长李娟介绍。
李娟介绍,“静馨病房”项目包括“降低红灯率”,即通过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合理安排输液、静推等给药时间,在呼叫铃声未响起之前,就及时到患者床边,降低呼叫器的响铃次数,减少呼叫器的噪音,从而保持病房的安静。
同时,还有“门禁管理,做好患者和陪人的出入管理”“减少在走廊及护士站交谈”“降低护士交谈的声音”“为护士佩戴耳机式对讲机”“设立专门的谈话间,保护患者隐私”“标识提醒,引导患者保持安静的意识”“做好患者入院宣教”等举措,历时四个月,已经取得初步效果,下一步也将全院推广。
“通过肾内科全病区护士的不懈努力,红灯呼叫率降低了60%,病区内的噪音发生率降低了70%,噪音音量降低了近20%,为患者提供了安静的修养环境,确保患者住院体验感显著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确保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林兴凤介绍。
文章插图
有助于病情恢复,并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静馨病房工作的开展是在护理部指导下,我们在病房内推行的项目,采取了很多相关举措,确保病房内有安静温馨的环境,能够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病情的康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刘海英表示。
-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牢记这6大注意事项
- 小涛|为患者取出“潜伏”8年的眼内异物
- 健康|这3类慢性疾病患者如何健康过年
- 病区|新疆霍尔果斯市疫情:在院患者病情平稳、逐步好转
- 重症医学科|州二院运用CRRT治疗新技术挽救患者生命
- Swisse|Swisse斯维诗深耕营养健康领域,助力全民健康时代发展
- 变异株|山西大同确诊患者所感染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
- 糖尿病|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谢荣鑫谈:如何让慢性病患者健康快乐过春节
- 销售|深圳将试点互联网处方药销售,慢病患者可就近取药
- 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如何预防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