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完素|金元时期名医张从正】张从正(公元1156年—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人。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之一,兴定年间(1217—1222)曾被召为太医,攻邪派鼻祖,宗于《黄帝内经》,师从刘完素,尊古而不泥古,独创发挥“汗、吐、下”三法,形成了完整的攻下派理论体系,远远超出了《伤寒杂病论》开创三法的范围,突破了六经辨证治疗的常规用药规律,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儒门事亲》等。
所谓的“汗、吐、下”三法,并非单纯的发汗、呕吐、泄下三种具体治法,而是分别代表着三类驱邪外出的途径。
汗法,是指用药发汗,以及用针灸、洗熏、熨络、推拿、体操、气功等方法达到祛除表邪目的的方法;吐法,不单是指摧吐,凡豁痰、引涎、催泪、喷嚏等上行的治疗方法都属此类;下法,不单指泄下,其他像行气、通经、消积、利水等能够驱除里邪的方法亦尽属此类。
因此,张从正归纳的“汗、吐、下”祛邪法,实际上是中医理论中“扶正祛邪”法中以祛邪为主的这部分内容。而他认为先“祛邪”,才能扶正,邪去则正自安,对于实证阳证,这种方法也是非常奏效的。
他还主张治疗以食补为主,并反对乱用温热药物峻补的方法。可以说,张从正的理论是建立在刘完素的“火热论”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人体诸邪皆易化火,一味地温通峻补只能使人体的痰热实邪壅滞,引发更多的疾病。这种论点,实际上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不良医学风气而言的。而张从正本人也十分重视辨证论治,并非见病即攻,在治疗过程中也一定要视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年岁较高的老人,身体羸弱的儿童,都是他强调不可乱攻的对象。
- 建设规划|以体育促健康——《“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发布
- 心血管疾病|应酬聚餐?饮食无节?春节前后正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期!专家:年末守好心梗防线
- 唐宋时期|曾是我国古代贡品,却因采挖2两要糟蹋10亩地,如今成“禁菜”
- 胃胀|早晨是养胃最佳时期,医生:这3种食物可以常吃,胃会慢慢变好
-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成功人士在童年时期,大多具备这4个共同点
- 剧烈运动|早晨是养生“黄金时期”,记住“3做2不做”,寿命会越来越长!
- 杀菌|特殊时期,遇到这个菜多买点,2块钱一斤,消炎杀菌,提高免疫力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广东医保“十四五”时期将推动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合理回归
- 糖尿病患者|春秋时期的古人得了糖尿病要怎么办呢?
- 暴雨|孩子青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多吃香糯菜,帮助发育长高长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