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等我没了,骨灰也不用留”,济南八旬夫妻一无所有的馈赠( 三 )


相濡以沫、携手一生的感情令人动容。乔润生把老妻的一张小像摆在卧室里,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手上香。妻子生前喜欢干净,乔润生就给妻子燃上檀香。
“买了十盒檀香。”乔润生觉得芭兰香的味道更好,就托孩子再去网购几盒,“她肯定也更喜欢这个香味。”
骨灰|“等我没了,骨灰也不用留”,济南八旬夫妻一无所有的馈赠
文章插图

乔润生为妻子上香
虽然没办葬礼,但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还是按照传统送来了帛金。乔润生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又把帛金悄悄塞到信封里,带着两瓶酒送还给了邻居。遗体捐献后民政部门会发放一点慰问金,乔润生拒绝的有点生气:
“我不能要,葬礼没花钱,我更不能靠着这个挣钱。”
留一点用处
乔润生盼望着,老妻的眼角膜可以捐给盲童,让黑暗里的孩子重见光明,而这也一定是妻子的心愿。
“我有时候看着小区里玩的孩子就想,他们长大了说不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或者人物,给国家做贡献。”
乔润生说,妻子离开后,他把妻子的旧衣服洗干净捐到了小区的旧衣回收处;能用的物品也基本捐送;妻子之前常坐的一个旧沙发放到了小区楼下,供附近玩耍的邻居休息。
排解时间的唯一方式,就是写书、抄《黄帝内经》、整理自己留存的资料。退休后乔润生一直致力于研究民俗文化,书房里有整整三面墙的民俗研究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他手写了一本关于民俗的书籍和一部民国纪实小说,孩子给他打印了出来,他一直想着有生之年能够出版出来,
“人活一辈子,唯一能留下的就是文化。我什么都不留,也不要,就想着能留下一点真实的记录,这也算一点用处。”
骨灰|“等我没了,骨灰也不用留”,济南八旬夫妻一无所有的馈赠
文章插图

乔润生手写的部分文稿
乔润生说,人去世后,一切都会归于虚无,自己若是能留下一点资料供人参考,也是“老有所为”。
在跟采访人员聊天的时候,乔润生会偶尔陷入短暂的停顿和沉默。一个把身后事都已经看淡的老人,还是觉得人生会有遗憾,
“她走的早了点。就算是在床上不能动,也是个伴。”
乔润生没有给妻子烧纸钱,也拒绝一切“世俗”的纪念仪式,虽然他不相信会有来生,但是依然想着自己会用另一种方式,和妻子永远在一起——在不久之后,刻着妻子名字的纪念碑会静静地立在陵园中,在那块碑上,他的名字就刻在旁边,空出来的只有死亡日期。
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郭春雨 张琪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