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什么是抗精神病药?不少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很担心,说服了抗精神病药物后会影响智力,再聪明的人也会变成“白痴”, 青少年患者还这么年轻,这可怎么办?
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文章插图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是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在通常的治疗剂量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
那么长期服药的青少年患者会变“傻”吗?
“是药三分毒”,这是人人皆知的,当然,抗精神病药物也不例外。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如:口干、便秘、体重增加、过度镇静、心动过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等等。过度镇静,表现为困倦、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环境缺乏关注,严重者会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学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有不同表现形式,比如说肌张力增高,临床会表现为肌肉僵直,显得面部表情呆板、目光呆滞,脖子发硬、四肢发僵等等。
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文章插图

这些都常常使人们认为是吃药“吃坏了脑子”,“影响了智力”。实际上出现的这些副作用时,如果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药、停药或加用对抗药就能使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假如真的是吃药把脑子吃坏了,用上述方法是根本不会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科学家的证实,抗精神病药物并不会损坏脑子。相反,如果担心长期服用精神病药会把脑子吃坏而擅自停药就会导致病情复发,病情缓解期缩短,损害大脑功能,功能残疾加重,那倒反而使“脑子坏了”。
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文章插图

我们以精神分裂症为例。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是可达到临床治愈,但是患者如果因害怕药物副作用而擅自中断药物治疗,那么引起疾病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比率较高。因此进行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降低复发率和恶化比率的关键因素。另外,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活动迟钝,原因很多,并不完全是药物所致。病情的反复不愈,原有智力水平低等,均可影响患者的精神活动。所以,精神活动的迟钝,记忆力的下降,是脑的基本病变,而不是惟一由药物所致。那种担心长期服药会损害脑子,影响记忆力等等顾虑是不必要的。有的患者服药数十年之久,也未发现脑功能损害。甚至还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例子,相反,如果不能很好维持服药,精神病得不到控制,则很可能引起脑功能的损害而使脑子变笨,甚至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不能完成学业和工作,导致残疾。
一般书上所介绍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从许多个患者身上积累总结出来的,并不意味着每个患者都出现,也绝非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会在一个人身上全部表现出来。因此,患者及家属不必顾虑重重。医生之所以嘱患者坚持用药,是考虑到精神病的反复发作可加重精神功能的损害,尤其是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能力,这个后果比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要大得多。所以,只有服药才有希望将病彻底治愈。如不按医嘱服药维持治疗,由于病程的不断发展,使患者易进入精神衰退而影响脑功能状态。
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文章插图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已经知道了患者得病、甚至是服药以后会变“傻”的原因。难道我们就没有什么方法来帮助患者吗?答案当然是有!
第一,尽可能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多抗精神病药物都有口干、镇静、便秘等副作用,在服药早期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逐渐适应。对于镇静作用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时间,如夜间睡前服药,那么白天的镇静作用相对较轻;其他的方法包括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或换用镇静作用较弱的药物。对于便秘,平时可以多喝水,经常吃点对肠道有润滑作用的水果,并且做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如散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第二,建立家庭支持体系
做为家人,要多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不要着急,沉着面对,循序渐进地陪伴患者度过最艰难的阶段。除了照料患者平时的生活起居,还可以有意识地多陪患者聊天,鼓励他们结交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外,还要注意让患者和正常人一样也参与各种活动,过分照顾,什么也不让做,反而会让患者认为自己是废人.不利康复。
参考文献:
[1]邱月平,张凌云,毛金强.抗精神病药物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4):88-90.
[2]张心姮.精神科门诊的健康宣教[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04):114-115.
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
文章插图

患者|青少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吃坏脑子”吗?】作者: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杨国瑛
初审: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阮淑芳
编辑: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赵晓君
审核: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余皖琴
审核发布: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务办
图源:网络
来源:精神药学,作者药学部 杨国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