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满山草木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一想到父亲 , 就闻到满山的草木幽深 。
父亲中等的个子 , 黑黑瘦瘦的 , 一副文弱书生模样 , 戴着眼镜温文尔雅 , 但是一到爬山涉水 , 翻山越岭 , 他就身手敏捷、如履平地 , 把多少青年壮汉都远远抛到身后 。 因为 , 他一生的事业就在山区、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 他是一个称职的花匠 , 我是花匠的女儿 。
1945年3月 , 父亲在抗战烽烟中出生于香港 。 1952年5月 , 年仅七岁的父亲被祖父祖母拉着小手 , 和两个姐姐一起过闸海关 , 举家毅然回国 。 1954年 , 家里几条街道的店铺物业、祖父创办的几所学校都公私合营了 。 1955年风潮开始 , 祖父带着年仅十岁的父亲 , 被逼离别妻女与家乡(祖母一人留在家乡的老屋孤苦伶仃 , 父亲的两个姐姐一嫁人一参军各寻出路) , 颠沛流离于贵州龙里荒烟蔓草之间一十八年 , 直到七十年代初期父子俩才回到梧州与祖母团圆 。 这其中的曲折、艰辛、奋斗与甜酸苦辣 , 父亲并没有过多地告诉我 。 也许他不愿意让历史的暗影 , 遮蔽小女儿心中皎洁如月光般的童年欢乐 。
文章图片
因为历史的原因 , 父亲没有正规上过什么学 , 他仅进过小学校门 , 在少数民族的荒蛮边远之地长大 。 但是 , 父亲与草木有缘 , 与鸟兽相亲 。 在大自然的风日中长养 , 上山爬树 , 下水摸鱼 , 采野菌 , 摘毛栗 , 帮补家用 。 大自然用千姿百态的花草动物来教习他 , 让他学会应该学会的一切 。 父亲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学 , 但是见识广博 , 多才多艺 , 这都来源于他工余的自学苦读 。 六十年代初他十七岁的时候 , 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处女作《朝霞》 , 之后有一天和几个民工在一所有名的中学里做搬运苦工时 , 竟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里 , 看到自己被抄写得整整齐齐的作品《朝霞》 。 当时 , 他的心里着实激动和兴奋过一阵子 , 但人生是充满艰辛和无奈的 , 在被抛掷到底层的时代 , 他无路可走、无法突围 。 在经历了许多沧桑之后 , 他知道文学之路不是自己能走的 。 于是 , 老老实实按照命运的轨迹去做人、去做事 , 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 他吃苦耐劳 , 从林场工人开始干起 。 从临时工到合同工 , 从普通工人到从政二十余年 , 从风华勃发到双鬓染霜 。 当年贫穷而英俊的父亲 , 被同为林场姑娘的母亲所倾慕 。 母亲是山野长大的孤女 , 生父在抗战中牺牲尸首无存 , 继父是一名环卫工人 , 她根本不计较黑五类什么的 , 热烈奔放地主动追求父亲 。 他们之间的恋爱 , 是你给我一把香茅草 , 我给你一堆野桑葚 , 《诗经》式缭绕着草木香的爱情 。 后来 , 多年之后 , 父亲成为我们家乡小城的园林局领导 , 管理我们那个“山环五岭 , 水绕三江”的山城的各大林场与森林公园 。
文章图片
我从小在父亲的公园和动物园里长大 , 在一座又一座层峦叠嶂的森林公园里 , 自由自在地满山乱窜、采摘、漫游 。 在那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动物园 , 天天和孟加拉虎、非洲狮、暹罗鳄、棕熊、黑熊、小熊猫、箭猪、黑叶猴们说话 , 小时候馋嘴的我 , 经常去动物食堂探头探脑的 , 找到自己喜欢吃的 , 玉米糕、甘蔗、水果什么的 , 偷偷塞一嘴 。 每到荔枝、龙眼、芒果、枇杷果熟之时 , 父亲都是和事先约好的林场农户或职工打好招呼 , 带我翻山越岭来到某一棵果实累累的树下 , 把我直接抱到树上 , 坐在挂果最盛的枝桠上 , 边摘边吃 , 走的时候 , 再带上一袋连枝带叶的鲜果 。 至今我依然记得父亲童年时的宠爱 , 从此我再也没有吃过那种新鲜程度的水果了 , 一如蝴蝶或蜜蜂那样在花果之中啜食 。
文章图片
因为父亲 , 我认识各种花草树木 , 也认识各种鸟兽蛇虫 , 父亲采药我也跟着采药 , 父亲做标本我也跟着做标本 。 因为父亲 , 我对市场、街道、家长里短的事情毫不关心 , 我只关心扶桑花的花蕊中的蜜 , 画眉鸟眼圈上的白毛 , 竹林中碧绿地垂挂下来的竹叶青蛇 , 柳树上黑地白斑的天牛似乎带点玫瑰香味……即使父亲的工资不能给我买漂亮的新裙子 , 我也一点都不关心 , 因为 , 我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 。 我们班有一个父母都在海关工作的独生女同学 , 有辗压一条街的来自香港的时尚花衣服 , 来自美国的高大上的迪士尼玩具和文具 , 可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我喝的茶是父亲上山采的九叶芽 , 亲手制成的独家高山岩茶 。 什么是九叶芽呢?就是九种野生植物的天然混合茶 , 绞股蓝 , 三枝九叶草 , 金银花 , 勾藤 , 枸杞叶 , 山楂叶 , 杜仲叶 , 枇杷叶 , 桑叶 。 每天焖泡在家里的那种早年的藤编保湿壶里 , 每次我从外面满头大汗地跑回家来 , 第一件事就是倒一杯棕色的茶 , 晾凉了咕咚咕咚喝下去 , 特别解渴痛快 。 买不起市场上昂贵的水果又如何?父亲风尘仆仆下班回来 , 总会神秘一笑从随身的布袋子里 , 拿出紫红色的山菍子、甘甜爽口的余甘果、一嘟噜一嘟噜的桑葚、黑星星般的龙葵果、果实里面空心的蒲桃、歪歪扭扭如鸡爪子般的拐枣 , 还有各种各样的山莓树莓这些野果子 , 这都是如清风明月般不用一分钱的大自然的馈赠 。
文章图片
反正 , 父亲总会从山里带回来各种稀奇古怪的吃的用的玩的 。 我长了湿疹痱子 , 父亲折回来一大枝新鲜的尤加利树叶子 , 烧上一大锅洗澡水 , 将尤加利叶投入冒着热气的热水中 , 让我浸泡洗浴 。 水汽蒸腾中散发一股清冽的香味 , 清新而具有穿透力 。 洗过尤加利药浴 , 皮肤留下那种淡淡的原野香气 , 原先一身的疹子很快就好了 。 家里各种大大小小的花瓶 , 洗干净的罐头瓶子 , 往年的铁皮饼干盒 , 吃完的奶粉罐子 , 豁了口不要的杯碗 , 长年不断地插着各种花花草草 , 有的是清水长养 , 有的则是干花花束 , 枯莲蓬 , 白芦苇 , 木棉花 , 兔尾草 , 路路通 , 满天星 , 各有各的姿态和韵味 。 这些参差的花草 , 都是随意地插进器皿 , 不一定非得是开得娇艳欲滴的月季、玫瑰 , 百合、马蹄莲 , 也可以是路边的小雏菊 , 一把修剪不要的冬青叶 , 蒲公英、喇叭花或者不知名的小花小草 , 一串珊瑚状的天竺果 , 一把大刀似的黑荚果 , 几颗滚来滚去的大松塔 , 在父亲的眼里 ,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美 。 世界上任何一座花园都需要有不同的草木 。
文章图片
如今的父亲已退休多年 , 七十多岁了 , 陪伴同样垂垂老矣的母亲 , 在故乡小城相伴度日 。 因为母亲腿脚不便需要照料 , 父亲也不再经常去他的山林了 。 我记得有篇文章 , 我这样写一个人 , “我知道有一个中年男子 , 在某处山间人迹罕至之处 , 搭建了一个小小的野巢 。 每隔一段时间 , 他会背包带上食物清水与油布隔垫 , 几本喜爱的书籍 , 攀登到这个无人打扰之处 , 悠悠然地读一下午的书 , 累了就曲肱而枕之 , 在一片远远近近的鸟鸣声中 , 睡深了年岁睡深了梦 。 那是他的第二个家 , 温柔地庇护他的自然之家 , 连妻子亦不知晓的 , 一个最知心、最温柔的所在 。 ”其实这个中年男子 , 就是我的父亲 , 我记忆中的眷恋山野的父亲 。
【父亲的满山草木】记得父亲曾在给我信件中 , 这样写道:“生活的变幻莫测和命运的难以捉摸 , 常令人感到渺小卑微 , 但人生在世 , 我们都应有一颗欢喜的感恩的心 。 人老了 , 诸多感受烦扰 , 夜来常有梦轻推心窗而入 , 醒后却茫然无踪 , 唯有梦里深山野菊 , 飒飒秋风中对我微笑无语” 。 我知道父亲特别喜欢野菊 , 常常采摘回来 , 插在书桌上盛满清水的小小的瓶里 。 路边野菊的天性熏染在他的血液中 。 这股淡淡的草木清芬 , 从童年时代开始 , 就在春风化育中、言传身教中 , 也成为了我灵魂的底色 。 我也是这个草木家族的子嗣啊!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健康红润 , 它的来源是那座父亲的山林 , 草木幽深 , 万卉纷披 , 云雾缭绕 。
文章图片
- 念你念到痴醉,我的爱不再言说,却一直都在
- 善待自己,才是真正的人生
- 人到中年,要学会过低质量的生活
- 你的人生,需要觉醒
- 鸢尾的那句话
- 来到教室的动物们
- 如果你曾经对别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一定会记下那种自发的冲动
- 在绿荫蔽天的窗前
- 一个女人的心声:若要分开,两个人都无法善终
- 心灵的缺陷(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