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港珠澳大桥,令人惊叹的三大黑科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1月4日,收费系统正式上线测试。
“这个收费系统可不一般,是大桥交通工程三项顶尖技术之一。”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港珠澳大桥项目经理蔡俊福表示。
为什么港珠澳大桥收费系统是交通工程三项顶尖技术之一?其余两项又是什么呢?
1
三地车辆桥上混跑 车牌识别仅需337毫秒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大桥开通后,不仅有统一格式车牌的大陆车,还有车牌格式多样的香港和澳门地区车辆往来于三地之间。
而大陆和香港实行不同的过路收费模式。大陆车辆收费模式为ETC实时,MTC人工左侧;而香港车辆则实行预付式快易通系统,人工右侧。
“两种模式的制式完全不同,而在桥上混跑的三地车辆又必须一次快速完成计费。”蔡俊福说,两种收费模式的软件和代码区别很大,要使二者兼容,如同在血型和组织相容较低的两人间进行器官移植,难度可想而知。
项目部从软件代码及软件程序着手攻关,并专门邀请香港的技术专家参与开发,根据实验测试情况不断修改,仅测试版本修改就达到136次,历时两年,于世界范围首创出兼容不同制式的收费模式。
经过累计1110次的模拟测试,车牌平均识别率从不到30%提高到了96.7%,平均识别时间从500毫秒提高到337毫秒。
2
BIM系统应用 大桥设备管线一览无遗
交通工程三项顶尖技术中的第二项,是功能强大的BIM系统。
当夜晚到来,港珠澳大桥亮起五颜六色的灯光,由弱至强、次第渐变,将江海岸映衬得如梦如幻。如此梦幻般的渐变亮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这便是依靠了具有强大功能的BIM系统。
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洪湾管理中心,整墙巨大的屏幕上,大桥任意监控点的实时视频随时显现。轻点鼠标,屏幕上即刻显示出一个三维立体画面,任意选择一盏灯移动鼠标,实时视频上便可清晰呈现出灯光亮度变化的全过程。
项目副总工程师、系统集成部负责人张平博士表示: “在高速公路行业应用BIM系统展示系统机电设备数据流、供电流路由关系属世界首次。”
直观的三维模式,使大桥设备管线一览无遗。可随时查看空间管理和设备维护数据流,并实时更新数据,便于快速定位和查找。“如果某个点发生火灾,视频监控将随时捕捉,信息传递到监控终端,警报在几秒钟内就会响起。”张平介绍说,这一BIM系统不仅满足施工需要,未来还将在运维方面继续发力。
3
桥面伸缩缝内 电缆自由张弛
交通工程三项顶尖技术中的第三项,是让电缆在伸缩缝内做到自由张驰。
港珠澳大桥上的青州航道桥,巨大的“中国结”造型蔚为壮观,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结”附近桥面,有一片是用与大桥等宽,用长约1.7米的折叠式材料铺设的。
“大桥在运行时,受大风、温度、车辆等多种负荷作用,会发生一定位移,必须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蔡俊福解释说,各种电缆则在通过桥梁伸缩缝处时,因承受较大的张力,易造成电缆金属护套断裂与绝缘损坏,给大桥的通信与照明带来故障。
项目联合相关设计院和设备厂家联合攻关,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通过对定制的电缆伸缩装置进行大幅改进,并运用各类实验手段,历经五个月的安装调试和近一年的运行观测,使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4种伸缩量、7种安装形式的74套电缆伸缩装置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蔡俊福说:“如今,装配在港珠澳大桥上的电缆伸缩装置,既能满足桥梁的自身条件,还能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设备抗震要求,在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平,填补了国内长大桥梁电缆相关技术空白。”
港珠澳大桥,全部工程分珠海连接线工程、珠海口岸人工岛及口岸工程、桥梁工程、岛隧工程和交通工程5项。前四项工程全部完成,目前正全力推进最后的交通工程。交通工程包括收费、通信、监控、照明、消防、供电、给排水和防雷等12个子系统,迄今共取得了7项突破性科研成果。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技日报、凤凰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世界第一座公路轻轨两用城市大桥!
- 为何近日贵州北盘江特大桥上聚集了大量人群?原因令人咋舌!
- 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 台湾海峡的跨海大桥准备好了吗!
- 【恭贺新禧】包装前沿给读者朋友们拜年啦!新春大吉大利!
- 中国将投资一条3000亿的跨海大桥,山东直达辽宁,高铁高速通用!
- 春晚黑科技:禾赛雷达助力智行者无人车穿越大桥
- 超级工程之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
- 【暖新闻】南京长江大桥下特殊的年夜饭
- 8年前美自家大桥修不好,无奈拿400亿找中国,现排队要等8年
- 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港珠澳大桥凸显科技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