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这样读书



一本就够了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2018

就靠它了



我就是主角

01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读完了一本书之后,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故事的主角?如果孩子说喜欢,那么,来吧,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还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都加到故事里面。



于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大戏就上演了。



父母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啦,只要碰上故事主角,都要读成孩子的名字。孩子就很自然地走进了故事,成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体验一把。



另外,请记住,读完之后,一定要问问孩子,感觉如何?喜欢这样读吗?



邀请故事的主角来赴宴

02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读完了一本书,比如《狮子爸爸的茶会》这本书之后,想想如果我们邀请小动物们到我们家来赴宴,该写一张怎样的邀请信呢?



亲爱的XX先生(女士):



您吃饱了吗?我为您准备了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有……我特意邀请您到我家里来吃一顿饭。吃饭之前(后),我们还可以……如果您能参加……



怎么样,读完一本书,和孩子一起写一张邀请函,不能干巴巴的,要图文并茂才好。



给故事画一张发生的时间表

03

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就像我们学历史,会画一条历史发展的时间线一样。一本故事书读完了,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画一张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线。



比如,读了《大熊的女儿》,就可以以时间线的形式画出:

女孩老豆是怎样带着变成了一只熊的爸爸去寻找治病的良药――失踪多年的妈妈。在这漫长的寻爱之旅中,他们

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然后,再然后……



把这条故事线弄清楚,对孩子很有帮助的。孩子会很投入,很喜欢的。



提醒一下家长,孩子画的不好没关系, 只要将前后顺序搞清楚就达到这个活动的目的了。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开发。

我是小记者

04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和孩子一起读完了一本书,父母和孩子可以轮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记者,让记者来采访故事主角。



如果孩子是记者,就需要想出5个和故事主角相关的问题来提问。



如果父母是记者,正好将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如何发生、发展的,作为采访的问题,来问孩子。



这样一来一去地问答,故事就以另外一种形式,过了一遍,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大脑,又让孩子进行了一次主动的思考。



举个例子,读了《纳尼亚传奇》后,父母扮成狮子, 孩子来采访:



狮子先生, 您是怎么认识故事中的孩子的?请问您为什么总是跟着这几个孩子呢?请问,您后来去了哪里? 等等,是不是非常好玩有趣?



给故事画一张地图

05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如果故事发生在室内,就画一张室内的平面图,如果故事发生的地方很多,就可以让孩子画一张大地图。



想想,不是有人根据《红楼梦》书中的描绘,建造出了大观园吗?



和孩子一起动手画一张,别忘了涂上颜色。



故事的前传和后传



06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读了某本故事之后想想,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会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同样的,读过之后,也可以想想,这个故事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读了《孙小圣和猪小能》,你会知道这本书的故事其实更像是《西游记》的后传,孙小圣和猪小能是孙悟空和猪八戒来之不易的两个宝贝儿子,两人继续着爸爸们曾经的冒险和传奇,十分有趣。

换一个角度读故事

07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基本是站在三只小猪的立场,来描绘这个故事的。



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故事将会如何不同呢? 那么,就以大灰狼为主角,从他的角度来说说故事是怎么回事吧。



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就有了好几个版本。



比较故事书与电影

08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很多故事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有不少还被拍成了电影和动画,如果孩子恰好读过不同的版本,中文的,英文的,看过动画的,就可以让孩子说说,他们更喜欢哪个版本,为什么?



如果让他们来当导演,将故事拍成电影,他们会怎么来安排演员, 该怎么拍……



给故事设计封面和插画

09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根据书的故事内容,给书籍画几幅插图设计一个封面,并在封底写一个书籍的故事梗概。





这样的活动不用多,孩子只要做过一个,他们将来看书的时候,会很注意其他书籍的封面设计的。



将故事进行朗读训练

10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如果孩子特别喜欢这本书,就可以按照故事中涉及的角色让多个孩子分角色朗读,甚至扮演。



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让孩子进入文本角色,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情感得到熏陶,还丰富了孩子的语言仓库,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听说水平。



设计和故事相关的书签

11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读完一个故事,可以就故事内容设计一套相关的书签,一面是从视觉的角度总结故事,另一面写上孩子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可以是一些道理,也可以是有用的词汇等等。



这个游戏,你得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为这本故事书做产品说明书

12

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之后,为书中你喜欢的情节写个说明书吧。



说明文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用自己爱读的书来做说明文训练,会让孩子爱上写作呢。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这里只提供一种思路,在实际操作中,完全可让孩子自己脑洞大开,想各种点子。



总之,读了一本书,可以玩的游戏太多太多了。只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新的想法就会层出不穷。孩子在你的这种创新精神的带领下,思维的创新意念和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的。

建议收藏丨你从未试过这样去“读活”一本书

本期编辑: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