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

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

 → 微信公众号:

燕京学府 

可通过意念关注 ← 

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表,



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



可能会导致“揠苗助长”的悲剧。

  

1

  男宝阳阳一岁8个月了,日常除了“爸爸”“妈妈”“这个”“那个”……其他词汇就不太会。父母很担心,怕孩子会有什么语言发育问题。

  

  和阳阳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和龙凤胎姐姐恬恬相比,阳阳语言发育会稍微慢一些。相同的词汇,恬恬一遍学会,而且敢于大胆地说出来,但阳阳就要多次反复地教导才敢大胆地开口。

  

  但很多时候,家长没有这个耐心,一两遍没教会,就判定孩子学不好,干脆放弃教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表。

  

  阳阳虽然语言能力稍微弱一些,但大动作就比恬恬快一步。恬恬走路还有些不稳,阳阳已经能跳着走了。



  教育孩子要遵循孩子的规律,多点耐心多点细心。古话说,“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乖”。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用“修理”来形容自己的教育。

  

  然而,连农夫种田要尊重作物的生长规律,“三分种、七分等”,保证好按时浇水、施肥、除草,剩下的时间,则由它们自己生长。

  

  教育孩子其实也一样,要“三分教、七分等”。

  

  孩子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明理,什么时候觉醒,都有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焦虑,就去影响他们的成长。

  

  

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会导致“揠苗助长”的悲剧。

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

  

2

  

  三分教是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具体说起来,父母应注意以下3点。

  

  

第一,正确认识孩子的认知能力。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超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比如3~6岁的孩子才能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坐在教室听讲,如果让一个两岁孩子认真听讲,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表达。

  

  为了让孩子爱读书,犹太人会在书中悄悄夹一块巧克力或擦上蜂蜜,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书就形成“书本是甜的”这一概念。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次感知”。

  

  对0~3岁的婴幼儿而言,首次感知的经验如同白纸上画的第一条线。

  

  当孩子稍大一些,父母会问孩子,如果发生火灾,你会带什么离开?孩子的回答可能各不相同,但父母会启发他们:书本是最珍贵的财富,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也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指出他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

  

  

第三,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他们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而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作用”就很重要了。建议父母以自己为榜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让其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

  

3

  

  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敏感期等,等待孩子自我学习,让他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

  

  “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人体有一定的自愈功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父母不要过于频繁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自我学习和消化的时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对待孩子,三分靠教,七分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