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遭丈夫冷遇怒砸射箭馆的背后,是一幅小众运动崛起画像
体育大生意第
1420
期,欢迎关注最好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本文作者:何宝荣
体育大生意记者
前段时间有这么一条新闻,《重庆男子痴迷射箭冷落家人,妻子持扳手怒砸射箭馆》,题目让故事一目了然:一名男子痴迷于射箭,时常去外地参加比赛,或与射箭馆其他会员聚餐。其妻一怒之下,将九龙坡区一家射箭俱乐部的展柜砸得七零八落,经统计射箭馆损失近4万……打住!本文可不是要探讨什么耸人听闻的知音故事,而是社会新闻+小众运动碰撞出的一点小迷思,毕竟“射箭”两个字在本段中总共出现了7次,担当起核心关键词。
“射箭”作为本事件的矛盾中心,确实有背锅之嫌——毕竟这更像是一个家庭矛盾殃及池鱼,或者丈夫玩物丧志让人忍无可忍的故事。但与此同时也折射出另一种现象,那就是体育大潮下,诸如射箭这样的小众运动已经强势崛起,其本身的趣味性和受众的忠诚度已经不容小觑。毕竟四年前“王思聪豪车内带弓箭被查”的新闻也曾闹得沸沸扬扬。在国内中产阶级人数迅速扩张,并引领第三次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小众运动作为彰显个性的另一个“秀”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射箭死忠粉年消费20万 射箭馆周末客流达百人
“当我背着弓箭的时候,总能听到这些问题,‘你背着弓是为了打猎吗’、‘你的弓能射多远?’我觉得有点哭笑不得,毕竟人们对射箭这门运动了解得实在太少。”95后大学生小金是一名射箭爱好者,四年前偶然进射箭馆的经历让他爱上了这项运动,但是背着弓箭出现在公共场合还是让他看着像个“异类”。
这也不难理解,杭州市弓箭协会秘书长汪晋曾表示,
2017年在全杭州近900万人中,玩射箭的人大概只有四五千人。射箭馆中达到入会标准并加入协会的,也仅有9家。而这个弓箭协会,则是在2016年时才刚刚成立。
▼ 射箭这项运动有器材和场地的限制
一位运营射箭项目的创业者也大倒苦水,因为受众太小,他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屡屡碰壁。无论是“如果这个项目的现金流不错的话,我们建议你继续保持下去”还是“你这个项目如果要达到百亿级的话,那一个城市就要开500家门店,这显然不可能”,最终的落点均为“投资的话我们还是不考虑了”。
玩家稀缺,因为射箭也有着小众运动身上典型的特征,即消费门槛较高。
据小金介绍,他身边认识的射箭爱好者中,有人为射箭运动所支出的金额为每周三五千。以年来计算,则是20万。
而最为基础的射箭装备,其价格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以一套最基础的入门款装备为例,反曲弓800元,弓架为100元,箭壶为300元,12支箭为200元,护臂、护指、护胸、护手等护具约500元,靶子为100元,也就是说,初级装备门槛大约为2000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射箭的普及度也在渐渐提升。2014年之前,厦门的射箭运动市场几乎一片空白。之后,在厦门市射箭协会筹备阶段,他们开始大范围推广射箭运动,开设射箭馆、增加体验活动、发展会员……如今,射箭运动也成为新风尚。秘书长李宁介绍:“刚刚开办的时候,工作日基本没有什么顾客,周末才有零星几人,现在每周到店会员平均有四五十人。”
据悉在厦门,目前拥有基础水平以上的射箭爱好者有数千人,其中20岁到40岁的白领居多,而女性受众则是高于男性。
▼ 射箭馆越来越大众化
杭州的射箭馆在周末客流也会迎来井喷。平时一天客流有50-60人,到周末一天就会挤进100-150人。而在诸如大众点评这样的本地生活信息交流平台上,输入“射箭”二字,也会出现大量射箭馆信息。以北京为例,目前收录的射箭馆达60余家,一小时或5组(每组12支箭)的价格在120元左右,并涵盖教练的基础指导。运营较好的射箭馆下面的评论,往往也达到数百,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体验的“初学者”。
对于与射箭的结缘,小金表示:“要玩当然就要玩点与众不同的,射箭还挺酷的,不是么?”
中产阶级强势崛起消费升级 小众运动迎发展土壤
小众运动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消费主力和消费观念变化、信息时代催生资讯量爆炸、政策促进与资本注入。
▼ 长江证券研究所:相对高价和窄渠道限制了小众体育的普及
首先, 中产阶级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消费升级。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体育产业将会“井喷”。1971年,美国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人均体育消费则从50美元开始增加,目前已经接近700美元。虽然中国人均GDP达8000多美元,但人均体育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仅占全球水平的1/10。
美国中产阶级在70年代开始逐渐壮大,并在时尚、品牌、文化、品位、休闲与享受上花费更多,个性化体育相关消费更是得到高速增长。而据国泰君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中产阶级人数为全世界最多,达到1.09 亿,是唯一一个财富年均增速超过5%的国家。国内中产阶级人数在2020年有望达到近2亿人。中产阶级的崛起将推动我国消费升级——既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享受高端运动,又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接受小众项目。而据估计,未来十年个人消费增速将在 6%以上。
与此同时,互联网消费主力和线下消费主力融合,带来消费观念发生剧变。据统计,我国互联网消费者的主流人群年龄居于10-39 岁之间,与线下消费者 20-49岁主流消费群体出现一定程度的交叉融合趋势。而互联网一代消费者在意什么?那就是体验式、定制化、能“秀”、有个性,小众运动也成为这部分人群社交媒体中的“装逼神器”,甚至成为社交本身的敲门砖——拥有个人鲜明标签且能结交同好群体。
▼ 关注小众运动的消费者消费水平较高
其次,在小众运动发展的初期,因为“酒香还是怕巷子深”,消费者对小众项目的了解较少,而即使有兴趣尝试,因为渠道限制,短期内也无法实现。但在信息时代,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对于小众运动,触达受众的途径变广,时长变短,它们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而参与方式也越来越简单,就以前文提及的“射箭”运动为例,距离作者最近的射箭馆,不过就352米而已。
最后,则是国家政策和资本注入的外力作用。46号文吹绿了体育产业的“江南岸”,也为小众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而国家政策也带来了外来的资本注入,冰雪、潜水、高尔夫、网球、赛车、极限运动等初创项目都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品牌借势小众运动发力 寻找垂直客户实现营销最大化
相较于大众体育,小众体育迷更容易被打上相似的“标签”——圈子较为集中,性格特征相近。因此对于品牌来说,选择小众运动更容易找到“垂直用户”。
比如2018年借着平昌冬奥会的东风,奥迪与滑雪界大神、有飞翔的法国人之称的Candide Thovex合作推出了一支视频广告,仅20小时在Youtube上观看量已经超过47万,霸屏滑雪圈。
▼ Candide Thovex在长城石板上“滑雪”
谁是Candide Thovex?这位现年35岁的法国人从2岁开始滑雪,4岁在家修跳台,5岁加入俱乐部,14岁拿到全法少年冠军,15岁签下职业赞助合同……成功飞跃“ChadGap”让他的名字不胫而走,他几乎赢遍了所有你能够想得起名字的比赛。他现在是体育界的传奇人物,最擅长在自然的越野滑雪场地上滑雪。
而在这支4分半的视频中,Thovex踩着一双雪板,滑过世界各地,上火山、进沙漠、穿长城、漂水面……在复杂到文字描摹都显得苍白的各种地貌中穿梭、飞跃甚至旋转,就是没有雪,也没有出现过奥迪Q7。更逆天的是,整则广告中完全没有BGM或者配音,环境声音本身就让人血脉喷张到爆炸。而它所隐藏的信息在震撼中深入人心,即奥迪Q7四驱车强大的抓地性能,能够在所有的环境下达到最佳状态。
▼ Candide Thovex与奥迪震撼人心的广告片 无独有偶,2016年,当42岁的跳伞运动员Luke Aikins,不使用降落伞或翼装,从7620米高空跃下并安全着陆,成为完成“天堂跳”的第一人时,无处不在的logo“S”也成为了这次历史之举中不容分割的一个符号。“S”则是这次活动的主赞助商,炫迈口香糖的标志。飞机上、运动员前胸、背部的巨型“S”,运动员头盔上炫迈口香糖的solgen“Heaven Sent-天赋”都异常抢镜。据悉,这项美国的挑战活动还收到了国内东方卫视、山东卫视、荔枝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竞相报道。 ▼ 炫迈口香糖在这次活动中露出很多
体育人群体量激增,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小众运动的春天或许已经在路上。而对于品牌而言,利用小众运动在细分领域的传播,能与目标群体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从而有效推动产品销售量的提升,是营销价值最大化实现的新的途径。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迪卡侬财报
丨
腾讯大赛报道
辽宁夺冠背后
丨
《畅想俄罗斯》
怡宝赞助亚冠
丨
体育经纪人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 男子坐电梯发现长衣女子,看到他随后的反应,众人凌乱了
- 美女大街下跪向土豪求婚,宝马男子连看都不看,结果女子做法尴尬
- 怀孕女子洗澡昏倒, 丈夫把她送往医院, 一个小时后, 丈夫脸都绿了
- 结婚七年闹离婚,丈夫拿出这张纸后,妻子人都傻了!
- 西安女子买房 房价190万车位200多万!什么鬼?
- 虫洞和星门是一回事吗?女子捏造星门事件被人肉,却得到大批信众
- 学爸爸捐血救人 马来西亚华人女子三十年献血百次
- 女子车祸身亡, 火化后骨灰里发现一根“红线”, 丈夫傻眼了
- 女子网购女鞋给差评,卖家远赴千里讨说法,见面后两个人都懵住了
- 河北女子将16万“私房钱”存到银行 4年后被告知活着还不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