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黑天鹅!业绩承诺集中到期,中报200家公司或“卸妆”( 五 )
后并购综合症——商誉减值
根据资本市场经验, 并购重组的成功率一般为2—3成。
并购重组不成功的标志之一即是商誉减值。2017年,A股所有公司商誉减值损失364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是114亿元,2017年净增250亿元。随着业绩承诺期到期的集中到来,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增加的情况可能还将持续。
据统计,截至2018 年一季报,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三个行业的商誉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若将时间线拉长,2013年初起至今商誉规模累计增长幅度超过30倍的行业,包括了传媒(43.2 倍)、休闲服务(34.4 倍)和电子(30.9 倍)。
新时代证券研究发现,根据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案例来看,并购标的若在某一年承诺期未完成业绩承诺,且完成额不到70%,那么期末计提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较大;承诺期过后,虽然标的业绩大幅下滑,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在第一年末对标的计提商誉减值,第二年如果标的经营情况仍不乐观,此时公司计提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较大。
- 惨惨惨!上市券商8月业绩出炉,超9成营收和净利环比为负,资管业
- 基金业绩分化持续,小盘型FOF月均超额收益逾2%——基金市场与FOF
- 科伦药业中报业绩大增两倍,三发驱动全面发力
- 精准抄底土地市场!这家房企业绩半年大涨60%!
- 15家新三板挂牌私募中期业绩分化 资管新规落地后新设基金减少
- 又是奇葩惩罚!吃面包虫、喝尿、桶装水浇灌头顶?员工业绩不达标
- 万得财经周刊:A股半年报业绩榜单登场
- 周期“王者归来”,A股半年报业绩榜单登场
- 【涨停复盘】业绩预增持续活跃,雄安概念多股崛起(附21股)
- 【业绩会直击】联邦制药(3933.HK):业绩大幅改善,胰岛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