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是大势
整体经济的下行带来了不良资产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
1、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双升”;截至2015年末,影子银行、民间借贷累计待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商业银行在2015年二季度末的不良贷款余额已破万亿元。
2、个人信用扩张,信用卡坏账率提升。
个人信用扩张一方面体现在信用卡业务的增长上。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信用卡累计发卡4.55亿张,同比增长16.45%。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为2.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75%。但信用卡不良贷款的增速超过了业务扩张的速度。逾期超过6个月的信贷总额357.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05.72 亿元,增长41.97%;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 1.53%,占比较上年末上升0.16%。
个人信用扩张的另一个渠道是网络信贷,其中包括两种主要的模式:
一是以淘宝花呗和京东白条为代表的网络消费信用贷款。
二是直接提供资金的网络个人贷款。
这一部分缺乏数据来源,但2015年6月京东金融曾透露过一组数据:6月份,京东白条交易额同比增长600%,消费金融用户同比增加700%,月均订单提升52%,月均消费金额增长97%。这么高的增速主要原因是基数不高,但确实反映出市场快速扩张的态势。
3、互联网金融:主要集中在p2p行业。2014年4月9日,港媒称,宜信有8亿元贷款已经坏账,后宜信反驳。
根据市场分析,2015年资产交易市场规模达15000亿,2016年及未来几年相信资产规模达到数万亿到十万亿。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模式:
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主要来自于1999年后相继出现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而他们主要涉及的是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也涉猎个人债权债务关系。相对应大型企业而言,想从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可以凭借其自身优势进行相对的业务转型:从2015年5月前阿里巴巴集团的淘宝网正式宣布成立资产处置平台,打造一个网上的“资产交易超市”开始到现在,海德公开筹集资金48亿转战不良资产领域。相对新进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不良资产市场是比较容易涉猎的市场。
相对其他互联网行业而言,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对资质、背景、团队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强大法律团队,需要银行资深人士、法院渠道及资产承销团队、承销合作渠道。不良资产的主要风险点之一在于法律程序比较复杂,其中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法律关系顺利拿下投资标的;还有资产价值的评估;以及资产的承销环节也尤为重要。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 CCTV-2《经济半小时》新时代里访乡村:赤水种下“仙草”去穷根
- 头条|第十届新媒体节年度盛典暨新金融新媒体新经济大会
- #炳哥经济学临考密押DAY1#微观计算题考点大盘点(上)
- 从全面开放看中国经济新格局
- 双语泛读 |《经济学人》:机器人护工
- 宁波银行深耕普惠金融 探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
- 特朗普感谢普京在记者会上“点赞”美国经济
- 综述:越南今年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
- 余额理财的进与退——余额宝三度限额 银行系宝宝潜行
- 经济发展|发改委副秘书长:明年经济发展不会出现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