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关注「盛景商业评论」,思考快人一步!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市值缩水之锅,真祸起CEO之口吗?

来源 | 盛景商业评论  ID | sjwl360

作者 | ivy  美编 | sunny

这个时代太快了。

有时候新闻报道的速度

都跟不上新闻主角变化的速度了。

最近让作者感觉到这一点的,

则是趣店的新闻

赴美上市,一夜成为百亿美金市值公司,投资人周亚辉高调出来站台,分享投资心得,紧随其后,媒体纷纷质疑趣店赢利模式是否道德,CEO出面回应质疑,却因为回应中的不尽不实之辞引发了更大面积的质疑。之后,趣店的市值一夜暴跌 20%,而官方则对外公告,CEO罗敏在静默期不会再发声,同时,据消息人士披露,趣店的负责公关的副总裁已经低调履新。

而截至当地时间27日,趣店报收23.27美元,低于24美元的发行价。此前一日,趣店重挫13%首次跌破发行价,总市值缩水至75亿美元。

事件非常密集,节奏非常紧凑,这一切高潮剧情只发生在几天之内。

从“一战成名”到“万籁俱寂”,趣店年轻的CEO短短几天内承受了其它同龄人想象不到的高峰与低谷,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市值缩水之锅,真祸起CEO之口吗? 

资本市场会听故事,但拿钱投票的事情,往往不像八点档剧情那么纯粹简单。如果仅仅是CEO发言不当,是引发不了大规模的市值坍塌的,这口市值大跌的锅,罗敏应该既不能背,也背负不起。

 

▌上市当天,两大股东即抛售了股份高位套现了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趣店上市当天,媒体一阵欢腾,但是就在同一天,趣店重要股东昆仑万维公告称公司已转让趣店股份数量235万股,价格为每股24美元,获得收益3.45亿元。随后今日晚间国盛金控也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企业已转让所持趣店股份23.22万股,交易金额557.28万美元。

在趣店上市后最高调的投资人周亚辉,他所掌管的基金昆仑万维就是抛售方之一,虽然在周亚辉亲自执笔的万字长文中,饱含热情的赞扬了罗敏,赞扬了趣店所取得的成就,但上市当天抛售的行为依然和这纸面的赞扬不符。从结果上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昆仑万维认为趣店上市当天的高市值不会持久,或者短期内不会再上一个台阶,更多时候,观其行比观其言要更加合理。

▌先不谈商业道德,坏账率的数字是否需要解释一下?

 

最引发强烈质疑的回答,是针对记者提问“你们有没有蓄意教唆人,在还不起钱的时候去向亲人朋友借,去其它平台借钱,来还你们的钱。”时,罗敏这样回答“凡是过期不还的,我们这里就是坏账,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就这样。”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经验丰富的记者也感受到了这其中的不合常理之处,于是追问说,你们是雷锋吗?进而引发出罗敏关于坏账率的答复,他说,坏账率低于0.5%,这是非常低的。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了,尤其是在前者,借钱不还也不追问的基础上。官方数据称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1.4万亿元,不良率1.75%;而花儿街参考的主笔林默也直接在罗敏也看得见并回复了的页面上质疑了“想问下,服务的是信用卡不愿意覆盖的人群,坏账率还能低于0.5%,是业内最低水平,比信用卡都低。这么神兵天将的风控怎么做到的?”

而一位在金融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则在朋友圈这样感叹道:“坏账率不到0.5%是怎么做到的。。。低的有点离谱。即便做到,那错杀率得有多高啊。总觉得这个数字太反常识。”

但对于类似的发问,罗敏同学已经在静默期了。

 

▌招股书与实际信息不符的情况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关于趣店不催还债的说法,招股书上却有明确的,截然不同的说法:

给大家翻译一下:

首先,趣店会通过发短信和自动打语音电话给借款人催款;如果没有成功,趣店的催收人员会人工打电话给借款人,必要时还会上门当面收款。其中,如果用户逾期20天以上,趣店会主动向芝麻信用披露。

只有三种情况下会停止催收:借款人死亡、被认定为欺诈、逾期达到180天以上或者催收达到一定次数。

而且在趣店的员工当中,天津的222位员工,抚州的367人,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电话中心的运营,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分布在各个城市的负责催收的员工。这两个城市员工总共占到所有员工的大概60%。

所以说,罗敏可能以为没有人会如此较真的翻看英文的招股书,到底是招股书撒谎,还是CEO撒谎,趣店的公关欠一个满分答案。

 

其次,退出校园市场的意思,难道就是停止校园地推?

校园贷是趣店广受批评道德缺陷的原由之一,毕竟从逻辑上来说,校园贷支撑的消费类型,并非是正常的消费范围。在如今的校园,缴纳不起学费有助学贷款申请通道,正常范围内的日常消费及购买书籍电脑等正常都由学生家长支付。校园贷存在的需求,恰恰是因为有无法从正当途径获取支持的不理性消费的存在,例如为了虚荣而购买的奢侈品包包、最新款手机等。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而招股书上披露的趣店历史数据中,退出校园市场这件事,丝毫没有影响趣店的数据,这也是不合理的。所以,要么招股书上的数据有问题,要么...

撇开这些逻辑不严密,前后不一致的公关口实的问题,趣店的真正问题在于,招股书显示的风险问题。模式不够稳固,风控不够令人信服,看得见的监管压力带来的下行趋势,以及和蚂蚁金服新型关系带来的激增的成本。我想从高调的投资人到掌门人的回应,展现的更多的是这个团队的应对失当,只能作为进一步影响资本市场判断的一个因素。

趣店现在的烦恼,在于互联网金融这一市场, 尤其是严重依赖现金贷的公司共同的成长压力,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趣店作为一个快速上市的分摊了压力的典型代表,所迎接的质疑,其实是整个外界观察整个行业发展状况而提出的疑问,只不过它的CEO不妥善的回答,反而立了新的靶子。

  趣店的未来应该怎么去看? 

得看它是否能找到更有说服力的新业务模式,风控模式而不是雷锋模式,以及,可否实现不依赖蚂蚁金服独立生长,毕竟蚂蚁金服已经将它放到了和其它第三方同类的位置,流量扶持不仅已经结束,同时还有高额的收费。监管的政策尚未明确之前,趣店怎么走,头上都还是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谨慎对待,不敢过度乐观。毕竟,上市不是终点,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

推荐链接:

>>>>《宋小菜:瞄准菜贩背后的3万亿生鲜市场》

>>>>《追不上的“慢生活”》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一周时间跌破发行价,趣店的锅该CEO背吗?

?  扫码收听更多精彩音频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 订阅彭院长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