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资风险,你一开始就理解错了!
投稿作者:汉和资本
在商学院的课本中,现代经济学用波动率来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市场也习惯于用收益期望和波动率来给金融资产定价,反映在定价模型中就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越高,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波动率越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则越平缓,资产收益率的确定性也就越强。
以至于很多人把波动和风险挂上了等号,金融资产向上波动就止盈,向下波动就止损。
波动并不等于风险,我们认为真正的风险是对于一种金融资产购买力造成长期不可逆损失的可能性。而波动则受到更多因素和短期行为的扰动,这种扰动不会使购买力产生根本变化,是暂时性的影响。如果投资者害怕价格波动,错误的把它视为某种风险,他反而可能会做一些有高风险的事。
长期看股票是风险最小的投资
巴菲特在第50封“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中”也阐述了类似观点。
对于金融资产,直观感受就是现金波动小于债券小于股票,但以过去50年的经验长期来看持有现金的风险最大,其次是债券,最安全的是股票。投资是把现在的购买力转移给别人,同时期望未来收到更多的购买力。资金的属性是选择投资品最重要的因素,股票的短期波动较大,如果是短期需求的资金持有现金或债券显然是更安全的。
这与我们常说的“闲钱买股票”是一个道理,如果可以把投资时间设置为十年,股票会是更适合的投资品种,短期的价格波动变得毫无意义,资产购买力的增加才是投资最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说长期来看持有现金的风险最大,其次是债券。现金是用国家信用作为担保,代表购买力的一种有价凭证。长期持有现金本身就会造成资产购买力下降,这种风险几乎是确定的。当社会稳定发展的时候,发展会产生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力需要增发货币来释放它的活力,通货膨胀会稀释已有货币的购买力。当社会因战乱等因素进入倒退甚至崩溃的时候,货币会快速失去购买力,二战前的马克和民国期间的法币都是很好的例子。另外,我们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购买力期望提升,实际通货膨胀幅度通常会远高于经济学通货膨胀幅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90年代一支奶油冰棍是5毛钱,现在一支奶油冰棍是5块钱,人们的直观感受是物价上涨了10倍。但从更实际的角度,90年代的奶油冰棍已经是当时最好的冷饮产品,当年小孩吃到奶油冰棍的幸福感放到现在应该对比的是45块钱的双球哈根达斯,实际物价上涨幅度在90倍。”
国家债券的长期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国家在高速增长阶段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采取高利率政策,反过来增长放缓的时候为了鼓励投融资会降低利率。国债的价格受到利率影响会有所波动,波动范围很小,长期看只有违约才算真正的风险。国债收益率通常跟经济增速相近,长期持有国债可以有效的保持实际购买力,但很难达到实际的资产增值。
股票的风险最小,我们用几个直观的例子就能感受到长期购买力变化的差异。
数据来源:彭博数据库
上图截取的是美国标普500指数(绿色线)、彭博巴克莱综合债券收益率指数(白色线)、以及美国综合购买力指数CPI(粉色线)的历史数据。从1973年到今天的收益率来看,股指上涨了25.29倍,债券上涨了20.19倍,物价上涨了4.32倍。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都可以跑赢CPI的上涨幅度。美国国债从1973年到2002年保持了30年接近8%的年复合增长,取得了长期高额的投资回报,即使这样股市仍跑赢了债券的收益率。
数据来源:彭博数据库
上图在指数上添加了与个股对比,明显看出个股与指数的差异更加明显,同样从1973年开始,可口可乐(红色线)持有至今的期间涨幅为54倍、富国银行(黄色线)49倍、麦当劳(橙色线)254倍、迪士尼424(蓝色线)倍。究其原因在于资本的力量,股东买入并持有上市公司,对公司的利润有增长和分配的要求。利润增长会增厚每股收益,利润分红会摊薄历史成本,甚至出现股票买入成本低于每年分红金额的情况。在资本的驱使下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好,长期看这种复利的影响会对投资结果产生质变。迪士尼、麦当劳、富国银行、可口可乐都是商业模式清晰,管理良好的公司,并不需要做过多的深入研究投资者也可以认识到这是一家好公司。历史也证明过优秀的公司总能取得好于市场的表现。
股票投资的波动和风险
股票价格反映的是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买入一支股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思考两点:第一是公司未来会不会变得比现在股价反映的情况更好;第二是如果公司会变得更好需要多少时间。相应的,第一点代表的是买错的风险,第二点代表的是买贵的风险。
买错的风险非常好理解,就是公司永远不会比当前股价反映的基本面变得更好。企业由于业务模式没有壁垒、技术落后、竞争力弱、管理能力差等原因勉强维持生存或者倒闭。例子很多,诺基亚曾经占到全球市场50%市场份额,但现在的诺基亚已经被微软收购,几乎不可能回到往日的荣光;曾经盛大一手缔造了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现在的盛大要靠十几年前的传奇版权费用才能生存;MSN在2005年时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即时通讯软件,现在已经被Facebook、IMO、微信、Line等软件抢走了自己的市场。雅虎、健力宝、金丝猴、脑白金等等人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很多企业都逐渐进入消亡期。这种理论上几乎不可逆的价值损害是投资当中最大的风险,不是波动,而是一种趋势。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动态跟踪是否存在买错的风险,这也是巴菲特反复强调护城河重要性的原因。
买贵的风险简单来说是机会成本风险,来自于股票上涨的幅度过小或时间过长,其实际收益会降低资产购买力的风险。人们经常开玩笑的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中石油的高位股价已经透支了未来很多很多年成长的预期,还包含了诸多不理性因素,即使未来中石油的股价随着利润提升会回到甚至超过07年上市的高点,投资中石油的机会成本也过高了。许多投资者有种错误观念,认为股价跌了一定会涨回去,涨了一定会跌下来。有些便宜的股票可能会永远便宜下去,A股因为体制和投资者结构的问题大部分垃圾股都还有生存的空间,随着投资者逐渐成熟,未来A股也会出现香港市场那些几毛钱几分钱的仙股。
波动与风险不同,有根本的差别。交易本身就会造成股价的上下波动,股票下跌有可能只是因为某基金遭遇赎回而做的减仓操作,或者投资者看到利空新闻选择的卖出操作。股价反映的是大部分人对于公司的预期,短期的群体行为无法预测。波动本身也包含自相关性,人的天性包含趋利避害,当股价向下波动,人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卖出来保护自己,这种自相关性会加强股价的波动,这种波动本身不具有任何意义。在有效市场理论下,所有公司的股价涨跌都符合概率学中的正态分布,公司与公司之间在数学家眼中没有本质区别。但实际上每个公司都不一样,用简单的常识就能理解,我们在上文列举的四家公司与市场股价走势的差异也能说明其差异。当股价遭遇波动,投资者只需要思考波动是否会造成买错的风险或买贵的风险,如果都没有那么波动就只是波动,而不是风险。
忍受一定程度的波动是取得长期高投资收益的必要条件
理论上反复的进行低买高卖可以实现更大的收益,但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看没有人能做到。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会使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变成高买低卖,减少长期收益。赌博本身就是一半一半的概率,极少有人能在赌桌上赚到钱,试图预测短期的市场波动就像计算赌博的胜算一样困难。历史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过长期持股会比反复交易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中国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27年的发展,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相信价值投资,相信长期持股,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投资收益。相信未来市场会更加成熟和理性,让A股成为大多数投资者都可以赚钱的投资平台。
- 一只酸奶牛加盟怎么样?品牌知名度大【投资费用少】
- 山东泰安妇幼卫生信息暨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培训班举办
- 哪种投资工具最适合你?千万别选错
- 太多资本烧钱焦虑赌风口,这位80后女投资人则低调赚大钱
- 易凯王冉惊爆:有FA为抢项目开始行贿,不靠谱的投资机构评选越来
- 城里人“下乡买房”有何法律风险?
- 错过了好的房产投资时机,一定不能再错过这一次机会!
- 胡海泉:一颗好奇心,是我做投资的核心动力 | T-EDGE 2017
- 徐小平讲了个投资奇迹,3年不到75万变3亿
- 关于“打太极拳用不用配音乐”的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