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修饰的苹果来了,消费者会买单吗?
?左图为普通苹果,右图为基因修饰后的苹果
编译 | 郝春晖
责编 | 叶水送
● ● ●
1995年,加拿大奥卡诺根特色水果公司的创立者之一尼尔·卡特(Neal Carter)接管他家的果园后,就开始寻思如何占领美国的快餐市场。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一项研究给了他灵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敲除编码使苹果细胞氧化变色的酶的基因,他就可生产不含防腐剂、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氧化变色的快餐苹果片了。
如今,这种特别的苹果片首次在美国中西部出售。
北极苹果是首批以迎合消费者需求而非农业生产需求为目的的基因修饰作物之一。
2003年,奥卡诺根公司种植了第一批试验苹果。此后,实验室制造的食品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包括由重组酵母生产的大豆蛋白制作的无肉汉堡;用干细胞生产的鱼排以及利用CRISPR修饰基因组生产的蘑菇。
目前,这些食品大多尚未上市。很多开发这些新型食物的生物技术公司都格外关注北极苹果的发售,希望能由此了解消费者对新型食物的态度。
“北极苹果的销售实际上是在为其他类似产品铺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植物病理学家杨义农(音译)说道。他也希望他培育的CRISPR蘑菇有一天能成为商品作物。
卡特说,要让消费者为基因修饰食品买单,首先要解决他们对这些产品的不信任。奥卡诺根公司在北极苹果的生产地(纽约和华盛顿)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仅约20%的群众对基因修饰产品有所戒备,但在被告知这是基因修饰苹果时,很多人的态度都有所转变。
无鳍食品公司正在开发利用鱼干细胞生产鱼排的技术,其创立者之一迈克·塞尔登认为,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相关的信息,有助于说服他们接受这些产品。他说:“我们不能再犯过去基因修饰产业的错误。如果仅仅把食物摆上货物架而没有宣讲,我们必然会遭到强烈的抵制。”
塞尔登的鱼排和北极苹果同样都是为迎合消费者需求而生,它免去了人们对过度捕捞、动物屠杀和环境污染的担忧。但有人指出奥卡诺根公司并没有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该公司没有在苹果的包装上标识“基因修饰作物”。
除了消费者的态度,开发者要担忧的还有复杂的联邦机构监管程序以及未卜的前途。
北极苹果历经5年的监管评估后才得以上市,但另一公司生产的抗氧化土豆则只用了2年就通过审核,CRISPR蘑菇更是命途多舛。2016年,美国农业部表示,将不会评估这一基因敲除产品,几乎抹杀了这一蘑菇的商业前景。
但随后,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请求重新审查这一产品,为该产品带来了一线生机。
对投资者来说,相比监管方面,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更大。开发这些食品的公司往往会在长期计划中预留几年时间,作为监管程序的缓冲时间。从事风险投资分析的詹姆斯·哈德曼说:“公众舆论更难控制,因为群众有时是很不理智的。”
不过,卡特仍对他的苹果产品保持乐观态度:“我没收到指控我们是撒旦的邮件,人们问的是:哪里可以买到这种苹果?”
参考资料
Genetically modified apple reaches US stores, but will consumers bite?
http://www.nature.com/news/genetically-modified-apple-reaches-us-stores-but-will-consumers-bite-1.22969
制版编辑 | 常春藤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非虚构写作|马丁之死|兰花进化谜团|天问专栏
青蒿素|可燃冰|P值争论|许晨阳|博士后|潘建伟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刘若川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立享限时特惠!
- 上海成立肿瘤基因诊断中心 化疗有效率有望翻倍
- 癌症治疗有望实现“量体裁衣”上海肿瘤基因诊断中心成立
- 苹果自曝全新Mac Pro:模块化
- 将 3D 传感进行到底,苹果 3.9 亿美元投 VCSEL 芯片公司
- 大冬天苹果还生吃?这样吃,有你意想不到的益处,很多人都不知道
- 华为和小米准备进军美国市场 向苹果“后花园”发起挑战!
- 安卓党福利来了!微信最新内测推出重磅功能 苹果用户暂不支持!
- 【技术流】2018年只有苹果和三星会推出采用7nm芯片的智能手机
- 苹果哭了!小辣椒新手机酷似iPhone X失散多年的兄弟
- 一家六口“基因突变”无痛觉 骨折都不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