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团体 ——精神分析学派的历史渊源

心理工作团体 ——精神分析学派的历史渊源

心理工作团体 ——精神分析学派的历史渊源

心理工作团体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呢?

有关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影响话说最早在十九世纪时,一位波士顿的实习医生joseph Pratt 开始在当时的精神病医院针对收容人进行教育与支持性的团体,这是早期将服务对象召集起来进行类似团体的记录。

 

而在1920年代,Edward Lazell 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引用弗洛伊德的概念进行谨慎分析内容的心理教育团体,也是较早的团体实务,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采用家庭的团体聚会也是团体形式的重要工作。

 

1930年代左右,Moreno(心理剧团体)与自发剧场的创立,是团体心理工作很重要的革新,运用心理剧的方式进行个人内在探索与转化,也同时纳入了团体层面的实务工作,后续Moreno 更与最随其一同工作的团体治疗师,创建里第一个团体领域的专业学会,为心理团体做了重要贡献。

 

1940年代,来自英国精神分析与客体关系导向心理治疗之训练重点,塔维斯托克的Wifred Bion 对于团体动力进行深入的探究,也从个人家庭关系动力与团体凝聚等现象,提出团体的基本假设概念,提供实务对大团体动力与个人内模式的了解。

 

1950年代,在家庭咨询与治疗理论逐渐发展且成熟之同时,将团体工作融入到家庭咨询工作,例如家长团体,家庭成员共同进入团体,以及从家庭理论补充团体动力等概念。

 

随后在1960-1970年代在团体工作与实务的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发展,比如精神分析分析动力导向的团体治疗、存在取向的团体治疗,完形学派的团体治疗、以及认知行为导向的团体等均是,特别在个人中心学派Carl Rogers 完整建构起理论且应用其概念与团体上,创建了会心团体或称为敏感度训练团体等模式后,会心团体的实务性能蓬勃发展且广泛的被运用,也直接促成学校咨询辅导、社区咨询与治疗对于团体更广泛的应用。

心理工作团体 ——精神分析学派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