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没那么遥远,且已经开始大规模商用
本文由创业者的知识秘书——团主,创作。
骑士团,技术VC的最早提出者。
骑士创投公众号,致力成为创业者的首席知识官(CKO),为创业者提供商业的新逻辑、创业的成功套路、经济的创投评……
如需转载,请联系骑士创投,并注明出处。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很多人的直观印象是电影《黑客帝国》中奴役人类的机器人,而且这也是造成人工智能恐慌的人性层面的根本原因。
能超越人类的超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来看还遥遥无期,也就是说电影中的情景目前还仍是科幻想象。但是能根据大量结构化数据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完成特定工作的弱人工智能其实已经近在眼前。
像购物网站和音乐应用首页的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这些已经是基于平台行为数据做出的智能优化结果,已经算是人工智能的浅表应用。
而近来在理财、风控、医疗、会计、法务、自动驾驶、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等很多方向上,都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垂直化应用技术。
相比而言,以上这些领域,多年来都有大量的数据被记录和储存,而且都是结构化、多维度的数据,是最适合人工智能食用的饵料。因此这些领域纷纷成为了创业者疯狂涌入的乐土,一时间大量应用级的技术被开发了出来,当然这也归功于几十年来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成熟。
具体到生活当中就是,可能不久的将来,人们的生活体验相比现在会再上一个大台阶。比如门诊不用再排很长的队了,机器看化验片可能1分钟看上百张,而且准确率比医生还高;出门不用再开车了,可能汽车的方向盘都会消失等。
而对应的结果可能是,很多由人来做的工作会逐渐消失,交给不需要休息、没有情绪、不需要发工资的机器完成。比如司机、初级医师、会计、翻译等。
这些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原因在于这些工作原本是基于大量经验累积出来的行为,且这些领域同时有大量的数据被记录,而机器在学习和经验积累上要比人脑快速得多。
弱人工智能算法,在各种有大量结构化数据的领域,嫁接数据后创造出各种垂直化的高效应用,这会是一个飞速到来的大趋势。
但就像前提中描述的一样,人工智能应用能发挥作用,必须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喂养,而有大量被记录下来数据的领域,往往是一些规则清晰的、相对封闭的、信息化程度比较好的领域。对于那些开放性很强,在案数据很少、变化多样的领域,目前来看仍是安全的。
然而对于个人而言,所能期盼的不应该是人工智能短时间内不会侵入自己所在的领域,而是要像信息化时代一样思考计算机、互联网能帮助自己把什么事情做得更好。
相比于基于经验累积进行的工作,利用想象构建的人才能理解的认知世界的工作可能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比如律师在法庭上辩论,基于的不仅仅是法条,更多的是在有限的证据条件下,进行关联联想推理出来的人才能理解的事实,比如一个杀人嫌疑犯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冲动杀人(或者是哪种情况比例更高)。这样的事实是模糊的、人才能理解的、人才会区分的,因此也是人才能干的工作。
团主悟到
现实永远被大众认识到更早发生。
小程序|支付|美团|雄安|阿里|亚马逊
滴滴|消费升级|创业|新技术|新零售
特斯拉|便利店|创业者|得到|oppo
饿了么|电影|短视频|B2B|风口
点击标签
获取更多
- 人工智能未来三年发展行动落地 这些上市公司拟设立产业基金率先
- 孕期喝浓茶影响胎儿发育?孕期喝什么饮料好?
- 聚焦 | 行动计划:未来三年,中国人工智能要这么干
- 杭企 | “无人酒店”来了, 杭州有家人工智能酒店满屋都是黑科技
- 智能手机的 AI 时代:人工智能会悄无声息、会无处不在
- 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院最新研究:协作型工业机器人如何更智能?
- 【城事】短短一年,天马河就变得那么美!亲,这份答卷你满意吗?
- “九天”二字大有来头 中国移动首个人工智能平台到底多厉害?
- 阅读联盟推荐 ‖ 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
- 如果你忽视了这些细节,那么就是你健身失败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