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酒标骗了!酒精度信息有猫腻

酒标,尤其是产于美国葡萄酒的酒标,是非常有用的。他们可靠的列出了葡萄的品种、地区和年份,还包括一些品酒笔记与食物的搭配建议。

别被酒标骗了!酒精度信息有猫腻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然而,酒标上有一个关键数据,却不是透明信息。根据美国葡萄酒律法,在标注酒精度时,允许出现1.5%(酒精度)的误差。

美国葡萄酒法律明确指出,酿酒厂可以在酒标上标低一些酒精度。美国的酿酒商被允许,对于酒精度在14% 以下的葡萄酒,允许出现1.5%的误差;对于14%以上酒精度的葡萄酒,最高误差可达1%。欧洲的法律稍微严格一些,欧盟允许其误差为0.5%。考虑到大多数葡萄酒酒标上的酒精度,都在11.5%到14.5%的范围内,因此这一范围实际上是相当重要的。

别被酒标骗了!酒精度信息有猫腻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从技术层面讲,就是允许酿酒师低估或者高估葡萄酒的酒精含量。2015年《葡萄酒经济学》杂志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分析了10万款葡萄酒,发现新世界葡萄酒标上标注的酒度比实际酒精含量低了0.45%;旧世界酒标上的酒度比实际酒度低了0.39%。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税务”问题,美国法律规定酒精度超过14%的酒缴纳的税金比14%以下的酒高。如此一来,本应标注14.5% ABV的酒厂为了少纳税,就会标上14%的酒精度。

别被酒标骗了!酒精度信息有猫腻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另一个原因来自人们的“惯性认知”。随着气候日渐变暖,酿出的葡萄酒也越来越浓郁、成熟,平均酒精度也开始上升,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纳帕谷赤霞珠的平均酒精度还只有12%-12.5%,虽说现在平均酒精度已经大幅上升了,但消费者的潜意识还停留在12.5%,认为这才是正常葡萄酒应有的酒精含量,看到15%-15.5% ABV的酒就不敢喝了,无奈酒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只能捏造酒精度数据了。

以后,如果买到美国酒,看到13.9% ABV的信息,请自动加上1.5%,换算成15.4%的酒度。买到欧洲酒,那就自动加上0.5%。

注:标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发明的,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的乙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