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日本制造危机的启示
长期以来,日本制造都是以制作工艺精美、产品质量优良著称,甚至与德国制造一起被誉为世界上品质最好的两个产品制造大国,然而,最近日本制造却似乎出了一些问题。
10月8日,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宣布旗下的工厂及子公司涉嫌大面积伪造铝制品、铜制品的有关数据。10日,问题进一步升级,神户制钢的内部调查发现,除了铝制品、铜制品之外,铁粉产品也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10月23日,日本农协的兵库县地方总部对外宣布,该机构在神户市内直接经营的一家餐厅从去年4月至今年10月,向顾客提供了大约3200份次等牛肉冒充神户牛肉,获利高达1000万日元。
日本企业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日本三菱汽车曾承认油耗造假,铃木汽车涉嫌数据造假;建筑领域,日本旭化成建材公司和日本东亚建设公司被曝出偷工减料;化工领域,日本废料企业太平物产被曝造假。
日本制造,究竟是怎么了?
事实上,1985年日本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就陷入了“失落的20年”。在此期间,日本经济极不景气,国内消费日益萎缩,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企业员工士气不高,积极性受挫现象非常明显,日本企业员工对于公司的“热爱精神”和“敬业精神”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韩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快速崛起,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更低,品质也不太差,又进一步削弱了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部分日本企业为了维持利润水平,开始铤而走险,以次充好。殊不知,这种行为正在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制造的形象和品牌地位,直至此次日本制造危机的集中性爆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制造业的兴起和衰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一是要不断积累自己的技术资本。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实力永远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制造业要发展,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日本二次创新时的经验尤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完全可以先学习再创新,先追赶再超越。
二是提升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制造虽然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技术和品牌等核心竞争资源欠缺,所以中国制造大而不强。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诸如华为、小米等企业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研发投入的基础,加强研发投入已时不我待。
三是提振国内消费的重要性。一个强大而又稳定的国内市场,是支撑本国企业进行全球化竞争的坚强后盾。此次日本制造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不足,从而导致企业失去了竞争的纵深,最终迫不得已使用造假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所以提振国内消费市场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国羽提前包揽混双冠亚军,女单止步四强
- 日本挪威等25国投下反对票 新设鲸保护区愿望落空
- 日本警车被匪徒撞停 两名警员下车连开7枪抓人
-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 3名中国游客日本住民宿乱扔垃圾被索赔 椅子放马桶盖上
- 适龄学生太少 日本一高校设奖学金吸引高龄人群:100岁免费
- 沈阳高新区 浑南区总工会 接待日本神奈川县联合会友好访问
- 日本26年来首次爆发猪瘟 暂停对外出口猪肉
- 台风地震连袭日本 东航调整运行接回滞留日本旅客
- 日本时隔26年再次发生猪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