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提醒 | 照相比个“剪刀手”就能泄露指纹、唾液能测出孩子天赋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微提醒 | 照相比个“剪刀手”就能泄露指纹、唾液能测出孩子天赋……今年,你被这些谣言套路过吗?”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健康摘要: 点击上面免费订阅本账号!问: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华东第一帖》即可!点击
正文开始:
12月20日,腾讯发布了“2017腾讯公司谣言治理报告”,报告显示,截至目前,腾讯辟谣文章阅读总次数达8亿次,拦截谣言超5亿次,辟谣榜单研究报告累计发布76个,辟谣专家和机构合作方达1304家。以微信平台为例,已有超800个第三方权威机构加入辟谣队伍,处罚公众号数量约18万个,发布朋友圈谣言榜单40余篇,全平台累计传播量超过4500万。
根据2017年腾讯各平台处理的有效谣言文章中,可以看出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文章占比最大。在食品安全类谣言中,塑料紫菜高居榜单首位。医疗健康类谣言中,癌症出现的频率最高。社会、科学及其他类谣言则紧跟社会热点话题,发布不实内容。
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2017年的一些典型谣言,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0
1
紫菜是塑料袋做的
从今年2月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塑料紫菜”视频,拍摄者一边把紫菜泡开,一边告诉大家这不是紫菜而是塑料,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紫菜是假的,有人还用火机烧焦了手里的紫菜。
真相:不合逻辑,无稽之谈
塑料袋本身含有浓重的化工材料气味,坚韧且不溶于水,在气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别,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不可能发生混淆。
而后续经过警方调查,制造、传播“塑料紫菜”人员,其真实目的是通过散布谣言实施敲诈勒索。
0
2
唾液能测出孩子天赋?
今年2月,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了: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让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真相:基因检测不能预知特长
虽然用唾液检测基因是可行的,但用唾液检测孩子是否具有天赋,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媒体联络的新闻官员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基因检测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
北大医院实验中心副研究员 马祎楠:
目前,基因技术和应用方向更侧重于疾病与基因的关系。
孩子的成长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的作用甚至更大。
0
3
“剪刀手”拍照泄露指纹?
今年2月底,网络盛传,研究人员警告,人们在照相时很喜欢比的“剪刀手”要慎摆,指纹信息可能因为这一姿势而泄露。
真相:技术可行,但实现较困难
一位公安部资深指纹检验专家做了一项实验,他分别用手机和佳能相机,对准同事的“剪刀手”拍了两张照片,用电脑修图。结果显示,这样拍的照片获取指纹不太可能,如果照片指纹纹理拍得特别清楚则是可以的。
网络安全专家 刘洋:
目前手机拍照技术,在拍摄距离(大于1米)范围内,是很难把手指纹理拍摄清楚的。
网络传播会对图片进行压缩,降低照片的清晰度,造成照片细节的损失,泄露指纹信息的可能性较低。
0
4
春茶农残过量会中毒?
今年清明前后,一则关于茶的“应景”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残留,一喝就中毒。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
真相:春茶生产期间基本不打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陈宗懋院士:
我国很多茶区,春茶生产期间
气温较低
,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不用药。
6月中下旬到9月,随着温度升高、降雨量充沛,茶叶病虫害较为集中,才会使用农药。
在茶园中使用农药是正常的农业措施,
只要按照规定采摘的茶叶,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产品都是安全的。
0
5
补脑药能增强记忆力?
今年6月中、高考时节,补脑健脑的保健品总会旺销。商家号称,这些保健品能起到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等功效。
真相:对大脑功能没有促进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人的大脑在3岁时就已经发育完全,之后使用任何产品都很难产生促进发育的明显效果。
补脑产品最多提供营养,保持大脑正常运作,不能促进大脑发育。
任何一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如果超过人体所耐受的最高摄入量,它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食药监总局也发文称,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具有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声称具有补脑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0
6
酵素能“养颜”“排毒”?
今年夏天,各种各样的酵素又出没在朋友圈的微商广告,其宣称有“养颜”“排毒”“清宿便”“减肥”等功效。
真相:酵素是酶,口服难保持活性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说,酵素就是酶。
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者RNA(大部分酶都属于蛋白质)。
当你口服酵素后,大多数的酵素都会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而失去活性无法发挥作用。
说酵素能排毒、清宿便是没有意义的。
0
7
喝减肥可乐能减肥?
今年8月,可口可乐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号称可以减肥的可乐,并称这种可乐中添加了“难消化性麦芽糊精”,用来抑制脂肪吸收、稳定血脂,并且不会产生更多热量。
真相:5克膳食纤维撬不动脂肪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表示,理论上说,减肥可乐在成分构成上还是有创新和进步。
正常成年人平均每日建议摄入25克到30克的膳食纤维,一瓶减肥可乐中放5克膳食纤维,只能作为每日膳食纤维的一个补充剂量。
减肥的关键还是取决于人们每天摄入的热量是否小于消耗的热量。
0
8
多吃脂肪,死亡率低?
今年9月,一些媒体进行了关于“柳叶刀PURE研究冲击膳食指南”的报道,提出《柳叶刀》所刊载论文得出: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摄取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风险等结论。
真相:不要被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误导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表示,这些文章一是片面性,二是绝对化,根本没有剖析研究本身的明显局限性,不符实际地夸大了研究结果。
该论文数据样本来自中东、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18个国家的13.5万名受访者,跟踪了7.4年。
81%的受访者只有
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82%的受访者是中等和重体力劳动者,
少有涉及世界最富裕的地区。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 许世卫:
具体地指导膳食的规则,应在丰富的饮食结构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
0
9
指尖陀螺是解压神器?
今年11月,风靡全球的指尖陀螺火到了宇宙——被送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们的手中,完成了在太空中的第一次旋转。商家宣称它能帮助人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能帮助多动症和自闭症孩子集中注意力。
真相:对焦虑症只治标不治本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高兵教授表示,
没有证据表明指尖陀螺能给人带来集中注意力和压力减轻的效果。是容易让人对陀螺本身产生注意力,而不是能让一个本来注意力差的人变得在所有事情上都能集中注意力。
至于减轻压力,也是指人们在观察陀螺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注意力转移达到压力的暂时减轻,并不等于玩了指尖陀螺就能够降低其他时候产生的压力。
高兵认为,指尖陀螺并不能让人们更加专注,相反它会因占用认知资源,对复杂的认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0
表情包是日本人发明,使用要付款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以下文字请好好看看所有中华儿女们,你们还不知道吧?就是这个表情包/::/:/:/:……”
真相:表情符号并无收费一说
这些表情统称为表情符号,俗称"Emoji",词义来自日语中的绘文字(えもじ)。最初的“Emoji”表情确实是由日本人发明的:是由一个叫栗田穰崇的日本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发明。
但它早已被纳入国际非营利机构——统一码联盟(Unicode Consortium)中,统一负责维护和管理。获得Unicode数据文件和软件的副本以处理数据文件或软件是免费和无限制的 ——也就是说,表情符号并无收费一说。
综合网络
编辑:马兴越
责编:魏巍
"掌上长春"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ID:ccrb1945- “领导”查岗原是电信诈骗 警方提醒:公司转账要当面确认
- 台青争赴陆台湾陆委会却发函提醒“风险” 国台办回应
- 专家提醒:接种宫颈癌疫苗切勿过分迷信型别
- [提醒!]微信这个功能赶紧设置,否则下个月就要自动扣费!
- 提醒丨已有人损失百万元!请迅速退出这些微信群
- 开学季夏秋交替 疾控中心提醒预防呼吸道和菌痢传染病
- 【提醒】小小吸管竟成重要污染源 你还会用吗?
- 【签到提醒】 点击抽取100元话费、1GB流量……100%中奖!
- 北京市工商局提醒新生 别乱追“网红”商品
- 癌症是“吃”出来的?医生提醒:5个“一级致癌物”不要再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