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社区银行集体关店

据记者独家统计,从今年年初至12月25日,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了北京地区约68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其中,今年6月份至7月份,共有25家社区银行先后“关店”,7月份“关店”的社区银行数量更是达到17家。

原标题:“北上广”社区银行集体关店 京城今年已歇业68家

来源:《证券日报》记者 彭 妍

门可罗雀,难以完成任务,鲜见大笔资金光顾……如今,大多数社区银行都面临着如此尴尬的处境,一些收效甚微的网点甚至已被放弃。

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统计,从今年年初至12月25日,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了北京地区约68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

本报记者还在日前的走访中发现,原本位于北京海淀区某小区附近的几个社区网点中,至少已有3家关门。

[一]社区银行特色难寻

二三十平方米的面积,一两台ATM机,两三个员工,这便是大多数社区银行目前的标配。《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发现,门前冷落、网点关停是这些社区银行普遍的景象。

与普通银行网点的繁忙不同,大部分社区银行冷冷清清。除工作人员外,很少能看到前往办理业务的居民。即便有一、两个客户,也大多是直接奔向ATM机。本报记者还发现,大部分社区支行网点的保安人员和工作人员也无事可做,甚至有的工作人员通过闲谈来打发时间。

此外,原本多数社区银行区别于传统网点的正常作息时间,一般采取“错时服务”的方式,延长服务时间。但是,如今有的社区支行网点与周边常规银行网点时间一致。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其在北京设立的社区银行,营业时间从早晨九点到下午五点,并没有让“上班族”能在下班回家后更方便的享受到银行的服务。

对于社区银行目前的理财产品是否更有竞争优势的问题,记者仔细浏览了几家社区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单发现,社区银行的理财产品与银行营业网点并无差别。之前针对社区支行客户推出的“社区专享”产品大多已经销声匿迹。

多家社区支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坦言,“社区网点没人是常态,要保证一定的新增存款数额,真的太难了。”另外,随着各家银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购买理财产品、缴纳水电费等社区银行曾经的核心业务,其实根本不需要到社区银行办理,直接在手机银行或者网银就可以完成。”

[二]“北上广”社区银行集体歇业

据本报记者独家统计,从今年年初至12月25日,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了北京地区约68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其中,今年6月份至7月份,共有25家社区银行先后“关店”,7月份“关店”的社区银行数量更是达到17家。

无独有偶,在上海、广东也存在类似情况,社区银行集体终止营业。据记者统计,今年广东银监局共批复了21家社区支行和6家小微支行终止营业的请示,这些支行大都分布在广东省的二、三线城市。上海银监局共批复了13家社区支行和8家小微支行终止营业的请示。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2017年中报发现,只有少数几家银行披露了和社区网点相关的数据。其中,兴业银行是少有的宣布社区银行已经盈利的银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快速崛起,用户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功能不全导致的定位不清晰,都影响了社区银行的发展,不少社区银行正逐渐沦为自助机具功能。

相关素材——

如何让社区银行在中国“活”起来?

来源:人民网 王晴 李海霞

起源于美国的社区银行模式,因成就了富国银行等世界大型银行而举世闻名。在我国,大多数人将银监会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看做是社区银行。从2013年6月份全国第一家社区银行在福州开业算起,社区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4年的历程。与最初呈现出的快速增长态势不同的是,现如今,社区银行早已不是当初想象的模样。

在美国,社区银行遍地开花。根据社区银行行业组织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ICBA)2015年的统计数据,美国社区银行拥有5.2万多个网点,覆盖美国99%的郡,雇佣超过70万员工,提供着全国范围内超过50%的小企业贷款以及超过70%的农业贷款,全美有26%的郡只有社区银行服务而没有被大银行覆盖。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3年起,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社区银行跑马圈地的主力,民生、兴业、平安、浦发、光大、交行、广发等纷纷建立社区银行事业部,布局社区银行作为撬动“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的重要支点。有银行甚至一度提出3年内在全国开出1万家社区银行的宏伟目标。

豪言壮语犹在耳畔,多数门店闭门谢客却已发生。据媒体报道称,从今年年初至8月15日,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了北京地区约52家社区支行终止营业。

为何在国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社区银行模式,在中国会水土不服?

笔者认为,第一,社区银行监管不到位。社区银行发展初期,处于零监管的空白之地。社区银行近乎野蛮的生长引起监管层的关注。2013年,银监会印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227号文”)。227号文规范了业务范围以及人员配置,但社区银行的经营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

第二,社区银行职能受到限制。中国的社区银行不是成立独立的小商业银行,实际上是现有商业银行专门开辟为个人客户、小微企业服务的新事业部,独立性明显不足,发展的空间受到总行政策的影响。只是局限于传统银行传统业务的社区支行,其存在意义并不大。

第三,社区银行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事实上,银行客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客户的偏好从“面对面的柜面交易”向更为便捷的电子渠道转移。而社区银行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很“接地气”,但定位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却“相去甚远”。

如何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社区银行要面对的必答题。

首先,与时俱进,转化社区银行功能。或可考虑将社区银行的网点发展成银行线下场景的一个聚合点。不仅限于销售产品,而是把整个小区的经济生活,甚至包括小区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借此提高客户对银行的黏性,直接拓展对客户的服务空间,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一些相对可持续的交易场景。

其次,灵活多变,提供便民定制服务。不同社区居民的消费水平、理财习惯、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应对周边社区居民进行走访、沟通,通过深入调研及时有效了解客户真实需求,为居民提供有效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属性,真正实现特色化定制服务。

第三,走亲民路线,增设便民增值服务。拓宽银行服务范围,场地外租、自助购票缴费、快递代取等服务都是拉近银行与居民客户关系的桥梁。人性化的设计正是培养忠诚关系与情感互通的纽带,客户希望在遇到麻烦时可以得到行长迅速的答复和准确的决策。

最后,去柜台化,向智能化转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银行业一场网点智能化的变革悄然而至,网点正在向轻型化、智能化、场景化方向转型。社区银行可借此提升网点服务体验和能效,细化功能分区,对客户进行有效分流。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交流、合作、投稿等事项请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bankziguan03,或扫一扫左方二维码添加(添加请备注机构+姓名)。

北上广社区银行集体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