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地下的新常态?地产巨头的联手上策
2017年,越来越多的房企成为合作开发的热衷者。
??
在地价上涨、拿地条件苛刻、利润可控空间收窄的形势下,房企以组成联合体的姿态出现在土地招拍挂市场上。相比以往的单打独斗,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成为不少房企新的选择。
??
乐居不完全统计,2017年1-12月,共出现18宗联合体拿地的案例,涉及到25家企业。其中,单个联合体拿地金额最高达到39.2亿元,单个联合体拿地面积最大达到21.97万方。
2017年主要联合体拿地关系图(乐居制图)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出,2017年在结盟联合体上,金科、东原、旭辉、碧桂园、融创、华宇、美的等房企最为活跃。从数量级上来看,金科共与其他房企合作开发了8个项目,旭辉合作了5个项目、碧桂园合作了5个项目,东原合作了3个项目,纷纷加码主城核心地段的土地储备、加快高端改善项目的入市。
??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常的1+1联合模式有所不同,今年出现了很多1+1+1的三家抱团拿地、联合开发。
??
如金科,2017年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一家。单单8月,金科就组成两个联合体拿地,其一是“金美联合体”,金科与美的、金辉联合体以8.1亿价格共同拍下礼嘉组团A标准分区A05-4/05号宗地,楼面价7267.53元/平方米;其二是“金碧联合体”,金科与碧桂园、金茂联合体则以20.6亿元获得礼嘉组团A标准分区A09-4-1/07号宗地,楼面价约为10753万元/平方米。
??
2017年,东原也是联合体上的常客。4月,东原、旭辉二度联手拿下尹朝社地块,融创作为合作方三家联合开发,打造西区第一高端住宅“印江州”。6月,东原、碧桂园以9.65亿元竞得茶园地块,项目案名定为“碧桂园东原合能千屿”;9月,东原、远洋、合能6.7亿联手竞得茶园101亩纯居住用地。当然,2017年东原联合开发的代表作不得不提到铂悦·澜庭,东原、华宇、旭辉首次合筑的项目,集三家之长,打造出两江四岸的大平层高端标杆产品。
??
此外,还有一些项目,在竞拍阶段以一家开发商的名义拿地,以联合体名义开发。如新城控股拿地和金科联合合作的桃李郡项目,又如旭辉拿地和东原联合开发的长河原项目。
??
就合作模式来看,目前基本呈现四种类型:大房企“强强联手”、本地房企傍“外来户”、中小房企“抱团取暖”和房企联姻金融机构拿地。回顾今年的案例,四种类型基本在重庆土地市场均已出现。
为什么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渐成潮流?乐居认为:
??
1、当预期目标地块价格较高、拿地附加条件较多,成立联合体会减轻资金压力。
??
2、对于不差钱的龙头企业而言,采用联合拿地和开发的模式,也是企业增加市场份额、规模化扩张的有效法宝。
??
3、降低运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能共担项目风险。
??
4、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溢价率。
??
虽利好不断,但联合开发也会因管理风格、企业文化差异,利益分配、股权分配不均等种种原因产生一些问题,隐忧与机遇并存。12月,乐居将针对2017年在联合拿地、联合开发上颇具典型案例的房企,如金科、东原、旭辉等作重点解读,敬请期待!
乐居原创团队
主 编:王芊
本文作者:王芊
编辑排版:来梦诗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点击即可阅读)
套路玩得深!
看万科如何踏足“城中”
烽烟四起!
2017重庆地产界的并购传奇
城市上层人士的疑问
绿城能否惊艳重庆?
- 【震惊】广西一伙强盗地下挖洞,卷走金店600万珠宝!
- 阿姨险被“高价保健品”诈骗 幸得银行工作人员阻止
- 我省启动地下水回补
- 破坏地下文物最高可罚50万元
- 高价购买“收藏品”皆为赝品 数百名老人上当受骗
- 网络直播平台高价挖人现象调查:动辄支付上百万元签约费
- 构建地下慢行系统 实现“三站”有机换乘
- 人性有多阴暗,地下停车场就有多危险!
- 这位躺在东商务区地上睡觉的阿婆,有人说之前睡地下通道
- 拒绝大操大办,遏制高价彩礼!宁县明确规定彩礼酒宴等最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