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建议:想让孩子优秀,家长一定要重视这7点!
孩子是否优秀,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断学习,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家长们该如何学习呢?上海市特级教师方培君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课程提示”,一起来看看吧!
理念篇
1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这样一句话:“把孩子送到你们那儿我就放心了!”,这看似是对学校的信任,但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些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责任分离。
家庭的责任不仅仅在养育。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双轮车,哪个轮子都不能少。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有一所全国著名高中曾经在学生中进行调查,8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格和品格来自于家长。刚出生的孩子看不出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主要来自于家庭。
2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
评价是个复杂的话题,我们业内谈到评价的时候往往会说出好多种。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也仅是功能性评价中的内容。
但家长因为不是从事教育行业,当孩子入学后,渐渐的只关注孩子的一个评价,那就是测验和考试的分数。仅仅关心分数是不够的,目前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与家长读书时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的各个方面。
因此,家长拥有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
3希望孩子优秀,先从自我做起
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位家长与孩子相处时,您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做出表率,但是今天家长的示范作用很多人都不在意。
有的家长自己搓麻将不顾孩子,但在我看来,今天更应关注的是,家长只顾自己玩游戏,看微信而不断减少与孩子的沟通。
4注重孩子成长中的良好习惯养成、自信心的确立
许多人都曾经问过我,孩子成长过程中你最关注什么,我的回答是:习惯、自信还有人格。今天这里主要谈谈习惯和自信。
我们每天90%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因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好习惯越早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习惯培养的重点与指标值得家长思考。
还有自信。自信是一种感觉,你没有办法用背书的方法“学习”自信。如果你总认为自己不行,你是无法得到自信的。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信往往是从身边人的说话和眼神中获得的,因而,我们的家长要慎用“你总是”后面带个不良暗示的言语。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不轻易打击。
做法篇
1.开家庭会议
开个家庭会议,要有仪式感。家庭会议在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都可以举行。如果与老人同住,建议一起参加。
家庭会议的主题可以与开学相关,让孩子说说本学期的愿望以及入学后学校的一些变化等等。
2.注重几个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加强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一天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
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注意的是指令不能太多,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坚持、巩固。
3.加强沟通
每天孩子放学回家,试着跟孩子找一些话题聊:
今天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啊?他们各自叫什么名字啊?
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啊?
上课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啊?
今天上课时举了几次手?回答了一些什么问题?
……
通过每天的沟通,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孩子指正。另外,保持沟通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心,感受到家庭的爱。
文章来源:师意(shiyikzd),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作者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先致以歉意。
相关阅读:
麻省理工中国区首席面试官的教子之道,90%的人都不知道……
班主任发给家长的17条短信,条条让孩子受益终身
给不了孩子800万的学区房,但你能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华樱出国”官方微信,为您提供及时的出国资讯、教育动态 ,分享专业的留学干货、提分技能,有指导、有实例、有态度、有温度。
-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论学习贯彻
- 教育部印发通知校外学科类培训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
- 教育部: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
- 182名教师荣获宁夏“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 市政府法制办邀请群众为立法提建议
- 明年政府规章立法项目征建议
- 教师节家长花式“求关注” 求的是公平
- 河北保定一男教师为帮女朋友树威信打骂多名男生
- 婚闹让结婚变“劫”婚!专家建议民法典对恶俗婚闹作禁止性规定
- 中国美术馆为教师代表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