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产神逻辑:换台洗衣机,房子将变大4㎡ | 晓课堂精华
《新中产神逻辑:换台洗衣机,房子将变大4㎡ | 晓课堂精华》,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点击上图▲回看直播
获取新中产消费与理财解读报告
口述/魏丹荑 整理/巴九灵
本周,吴晓波频道发布年度重磅报告《2017新中产白皮书》,在这份融合了吴晓波频道两年调研与智慧的报告里,我们将带你全方位展现关于新中产的一切秘密。没买到的同学,可以点击下图继续购买哦。
点击下图 ▼
阅读报告
除了报告之外,本周二晚,频道主编魏丹荑还带来了发生在自己身边那些关于新中产的有趣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新中产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残酷真相”:
新中产诞生记:调皮的马桶盖
还记得2016年,当我们开始提出新中产调查这个概念的时候,许多粉丝和媒体都来问我们,到底
什么是新中产?
这得要从2015年公司组织的年会说起。那年,公司组织去日本旅行,在回程路上,吴老师发现我们买来的特产在机场堆成了一整堆小山丘,这一个个箱子里,装着价值不菲的进口电子产品,诸如电饭煲、马桶盖、吹风机等等。
回国后,吴老师写了那篇著名的一天传播250万人的文章 《去日本买只马桶盖》
而唯一能够看见的,他们在消费领域突围而出,显示出自己成为
中坚力量
的巨大潜力。我的这群购物狂同事们
既年轻又多金,
虽然还不到财务自由的份上,但不妨碍他们“性能偏好者”的身份。这群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的新人类,在消费表现上是名副其实的新中产。
在“马桶盖事件”爆发后,我的同事孙振曦
(新中产白皮书的撰写者之一)
提出,这群买马桶盖的人,将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会影响中国乃至全球,
我们应该做一份关于这个人群的调查报告。由此为起点,我们便开始行动了。
两年以来,我们走访了多个城市,同时在线上发起了三次大问卷,在汇总了十几万人的大数据之后,终于在2017年的尾巴上,顺利发出了这份报告。
新中产的界定:谁是新中产
在新中产报告中,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新中产?我们从这十几万人的回答里,发现新中产们在
经济水平、职业、教育、价值观与自我认定
这四个方面是有共性的。
职业和教育就不多说了【详细情况,查看报告】,在经济水平中,我们更看重
净收入。
不同城市的差不多阶层的人收入其实相差很大,但因为生活成本也不一样。去掉所有花费之后,净收入相似的人群,他们对待消费、理财、家庭等方面的态度反而更类似。
最后一个层面
是
价值观
和自我认定。
我们在问卷里有一道问题:“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新中产?”选择是和不是的人,哪怕经济、职业、教育条件相差无几,他们在对待很多事情的态度都是不同的。
我有两个朋友,一个说自己的
工资永远不够用,
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加收入;另一个说工资永远用不完,
问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事实上,他们的收入基本一样,但是消费理念却截然不同:?
健身上,
一位在网上买了60元的瑜伽垫对着手机练,
一位则代购了几千块的进口瑜伽垫去健身房请私教。
?
一位周末吃饭也不会超过30块的外卖,一位却常出没在人均500元+的高级餐厅。
?
一位最远的地方只去过香港,另一位则到过欧洲美洲十几个国家……
大家也可以想一想,自己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两类朋友,年纪相仿、工资收入也差不多,但双方在
理念上的差别,
大到你觉得他们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人。新中产vs老中产
聊完了新中产与伪中产之辨,接下来谈谈
新中产与老中产的区别。
我来自一个中产家庭,
父母属于比较开明的那类,而我也挺乖,所以哪怕在青春叛逆期,我们也从没吵过架,而在工作的第一年,我们发生过长期且激烈的争吵。原因很简单,他们想我考公务员,又或者去国企,
朝九晚五,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而我偏偏选择了私企,来到了吴晓波频道。在吴晓波频道的工作相比公务员,更辛苦是一定的,但却是我
更在行、更喜欢
的那个,毕竟它更能显示出我的价值。应该有很多80后90后都曾面临和我一样的困境。我们选择的职业,很难得到长辈的认可。这种选择的不同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为了叛逆而叛逆,
只是,不同群体,因为价值观不同,他背后行为驱动力是不同的。在消费上,新中产和老中产对
钱的价值判断
也不一样。比方说我想买一个17000元,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长辈表示不理解,觉得浪费钱。而我觉得可烘干的洗衣机,能为我将阳台晒衣服
的空间省下来变为休闲空间,在房价蹭蹭往上涨的杭州,我因此多了3-4平方,几乎省下来十几二十万
(我爸妈觉得这是歪理邪说)
。
在新中产白皮书里,我们有访谈过60后、70后、80后、90后分别是如何看对方的。其中,60后、70后对80后、90后最多的形容词就是:
乐于实现自我。
所以新中产的选择背后,更在意
个体价值。
老中产,更像是去追随这个时代,
为它奉献自己。
这是脸对着后背的感觉,或者是一群人站在一群人肩膀上的感觉。新中产,更大概率的是迎向一个时代,
让时代看见自己,和时代有更好的碰撞,
这是面对面的感觉。新中产:又爱又怕的理财烦恼
聊到新中产,大家关心的话题,往往都与钱有关。有75%的新中产称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实现财务自由,但另一方面,数据又表明
新中产们90%的不幸福感都与钱有关。
对于钱这个东西,新中产们是又爱又怕。
为什么会怕呢,
第一,怕亏。
2016年那三次大跌的时候,我身旁那些因为股市赚钱太多而无心上班的同学们,又哭着喊着回来好好加班了。第二,不会理财。
许多新中产们认为自己对理财一知半解,事实上,中国其实很少有渠道可以去正规地系统地学习如何理财,这是新中产非常需要但非常欠缺的一点。我常和吴晓波频道工作的小伙伴们说,在一个财经公号工作,你们能从团队得到的最大收益一定不是工资和奖金,而是来自
工作上的观念升级、理财知识、以及一手的财经信息。
我自己是这三方面极大的获益者,因为审稿,因为找选题不得不每日关注的财经新闻,让我在投资上面获益率远远超过投资机构能做到的数额。记得吴老师写《腾讯传》时,
拖稿了快两年,因为腾讯
发展速度太快
导致他觉得写作内容跟不上企业变化,从而不得不不断往里面加内容,当时我就觉得这家公司不简单,于是买了腾讯的股票,小赚一笔。
再说买房,中国传统观念里,无债一身轻,然而这句话放在买房上,就不那么正确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新中产应该掌握的理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杠杆。
我有一个朋友前年在上海买房,他将家里的400万
全部拿来付了70%的首付,
剩下走房贷30%,买了一套90方的房。事实上,对于他而言,最优解应该是拿200多万付30%的首付,再拿剩下的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付另一套小一点的房子的首付,另一部分用作不时之需。然而他没有接受我的建议。当去年上海房价大涨时,原本他们希望再买的一套小房子也涨了40多万。这40多万,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负债的压力,或者 没负债的意识,
合理的负债是新中产
撑起财务杠杆,撬动财富机会
的一种方式。房贷其实是利息很低的一种借贷,很容易在其他理财产品上得到更高的收益,获得这个利息的剪刀差。
最后给大家关于买房的两个建议:
第一,如果判断所在城市的房价会涨,想办法去
多凑首付,
能多买就多买,别把钱花在一套上。第二,如果只有一套房,房价涨了绝不能轻易卖,但如果房子没有借贷,是可以
抵押贷款
的。只要贷出去的钱,能寻得回报更高的安全投资渠道,就可以去尝试。
讲师:魏丹荑
吴晓波频道主编
全方位读懂新中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本周二晓课堂直播中,魏丹荑还分享了新中产的焦虑之源与应对之道,以及新中产
如何运用吴晓波频道的各种功能学理财。
点击下方
进入直播间
▼
晓课堂全年52节知识技能直播课,涵盖理财、职场、生活多种主题,对吴晓波频道会员免费开放。【点击此处,成为会员】
你也可以 在
《新中产白皮书套餐》
观看这期直播
▼
在吴晓波频道主页回复“白皮书”即可领取10元购买优惠券哦
点击关键词 查看晓课堂精选
周国平哲学私房课
家庭理财规划
|
80后购房指南
|
怎么买保险
挑选基金方法
|
2017上半年理财盘点
|
指数基金
高效沟通术
|
职场晋升术
|
时间管理必修课
- 习近平叮嘱我们护好绿水青山(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
- 如何用“逻辑“来识破骗子的“套路“?
- 新中产们集合了,美好生活正向你招手!
- 【岛读】郑永年:资本的逻辑与精英的堕落
- 韭菜已死:富豪变种记、中产阵亡录与无用阶层沦陷史
- 8月上演循环救场链,超跌股逻辑拆解!(附股)
- 【选股】市场该选方向了,网络安全短中逻辑拆解!(附股)
- 住千万豪宅,吃榨菜,喝二锅头!中产消费寒冬来了
- 央视曝光!大量中产正放弃国内食品,美帝直采,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 新中产2017焦虑,2018惶恐?功夫财经炼金之夜,告诉你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