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饮食是最具穿透力、最具历史持久性、也是离普通人最近的一种文化 , 上海的开放、包容 , 在饮食中即可显现 。 这个城市的饮食风尚 , 记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移民众多、以及“海纳百川”的人文气质 。文章插图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 , 即日起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全新推出“年味大餐”《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 表现上海市民饮食习惯、生活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随着各地风味小吃随各地移民的涌入 , 上海本地菜在吸收众味之长后 , 发展出本帮菜 , 如腌笃鲜、炒鳝糊、八宝鸭、罗宋汤、炸猪排等 , 都是融合创新的结果 。 食在上海 , 就好比食遍全国;食在上海 , 又几乎尝遍天下 。
展览从“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个板块 , 将晚清至19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 , 集中展出承载着百余年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 。
【上海|餐桌旁的时光最有趣!一起去上历博,品尝上海味道】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鸿运楼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 邵万生、杏花楼、冠生园、梅林等老字号的广告款、菜单和股票等 , 还有裘天宝的银茶壶、老大房的包装纸、天晓得文魁商标、各种西餐餐具;还可以从老照片和明信片中体会当年人们“孵茶馆”、饮咖啡的悠闲辰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展览还展出了八十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经济菜单、辅币缺乏时的各种代价币、代价券 , 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副食品凭票供应 , 上海独创的“半两粮票” 。 研究人员在导览时告诉采访人员 , 半两粮票不仅仅是因为上海人会精打细算 , 而且是当年上海人民与国家协力同心 , 一起度过艰难时光 , 在克服苦难中前行 , 为了兼顾社会公平不得已而采取的一项举措 。 半两粮票还可以买一块奶油蛋糕 , 或者一根油条 , 或者一碗小馄饨 , 或者一碗鸡粥(一碗白粥给交上一点鲜酱油) 。 相对于艰难时期的半两粮票 , 展览还在展项中呼应如今的“光盘行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窄窄的弄堂、“笃笃笃 , 卖糖粥”“玫瑰白糖伦敦糕”……的叫卖声 , 到骆驼担、老虎灶、年夜饭、咖啡馆 , 再到食玩墙、仿真食品玩具、互动体验等 , 通过多种手段 , 历史博物馆从多角度呈现上海调和东西、吸纳南北 , 在变化中传承 , 在传承中创新的上海味道 。 观众还可扫一扫文物旁的二维码 , 展品背后的故事也将“一扫即来”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 , 此次展览历时半年筹备 , 拜访了相关饮食文化的专家学者 , 还特意赴浦东三林本帮菜馆寻找国家级烹饪大师、“上海本帮菜”第一人李伯荣使用过的厨具 , 并专门征集了一些海派餐具 。
据悉 , 展览将从即日起展出至3月28日 。
采访人员 / 刘艺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周菲 刘艺
- 砂糖|突然刷屏!“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登上热搜,上海人笑而不语
- 心脏|女子心脏“破洞” 上海专家不开胸“修补”
- 医院|浓浓年味,送给“不离沪”的你!今日“小年”,上海胸科医院为外包服务人员送上特别祝福
- 主动脉|上海专家针刺麻醉为患者微创修补心脏“破洞”
- 脑干肿瘤|上海一六旬女子头晕呕吐被诊断为“脑干肿瘤”,真实“元凶”令人意外
- 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22年春节门诊安排
- 心脏|莫名胸痛竟是心脏“破洞”,上海医生“不开胸修补”救治主动脉窦瘤破裂者
- 病例|昨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上海就网友关注的疫情防控相关问题进行回应
- 检测|上海通报最新排查情况!中风险地区居民年夜饭心愿菜单安排上了;对留沪来沪返沪人员有何要求
- 临床症状|上海昨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系浦东机场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