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青岛“建都”:振翅工业互联网( 二 )


这些个性化需求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中 , 形成数字模型 , 由计算机完成打版 , 随后分解成一道道独立工序 , 再通过控制面板 , 下达给流水线的制衣工 。
从做了再卖 , 到卖了再做 , 或许这就是张首席说的“颠覆” 。
在这个先交互、再研发、后生产的过程中 , 海尔和酷特智能 , 都在用工业化的手段、效率和成本 , 来做个性化的定制 。 海尔的不入库率整体能达到75% , 酷特智能则基本零库存 。
朱健说 , 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制造企业 , 基本都是沿用了海尔或酷特智能这两种路径 。
青岛问网
从上面的案例 , 你可以认识到:大规模定制的前提是网络连接 , 而连接的前提是数字化 , 当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 便可以优化、整合甚至重新组织生产模式和供应链体系 。
上面提到的卡奥斯平台 , 就是海尔自主研发的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超级平台 。
怎么个超级法儿?
首先 , 卡奥斯是个物理的平台:它是一个网站 , 在这个网站上 , 可以选购产品、采购原料 , 优化自己的供应链 。
其次 , 卡奥斯是个生态的平台:它链接了众多产业生态资源 , 包括硬件、软件、金融服务 。
这个平台聚集了3.5亿用户和400万家生态资源 , 连接各类智能终端2600多万台 。 因为足够大和足够多 , 任何一个注册用户提出需求!就会有众多上下游企业响应 , 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选项E……直到获得最优解 。
朱健说 , 2020年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猛的一年 , 尤其是复工复产阶段 , 企业不是缺原料就是缺订单 , 青岛市上线注册的企业 , 都是奔着降本增效来的 。
青岛市政府也给自身设定了指标 , 每个季度发布不低于200个“工业赋能”场景和50个“未来城市”场景 , 鼓励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 , 无论硬件改造 , 还是软件更新 , 都可以奖励——实实在在给钱 。
效果怎么样?2020年下半年 , 青岛市工信局对已实施改造的100家企业 , 进行了抽样调查 。 调查发现 , 这100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8.8% , 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7% , 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 , 库存率下降35.2% 。
朱健观察到 , 工业互联网在青岛的渗透 , 已渐渐形成了一定势能 。 例如 , 在纺织服装行业 , 有了酷特智能的引领 , 同类型企业看到了标杆 , 也纷纷进行改造;在汽车零部件企业 , 在主车厂改造之后 , 供应链企业在形势倒逼之下 , 也开始了改造 。
此外 , 食品饮料企业的改造积极性也很高 。 因为改造效益十分明显——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 由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 , 一般生产效益平均能提高20%以上 。
平台的大都会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跨界、高度融合的产业 , 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支撑 。
2020年 , 青岛市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 , 华为、商汤、科大讯飞、腾讯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 纷纷来到青岛;东方国信、用友、树根互联、航天云、浪潮、阿里巴巴等平台负责人 , 则与会论道 。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多个场合说 ,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 , 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 ”
新冠疫情倒逼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 , 发展工业互联网 , 或许是青岛一次空前的机遇 。 如果说社交互联网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 , 那么工业互联网是否会重塑一个青岛?
下这个断语 , 或许还有待时日 。 不过 , 可以肯定一点:如果互联网能让工业插上翅膀 , 工业互联网就能让一个城市插上翅膀 。 不止卡奥斯、不止酷特 , 更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前来集聚、聚变 , 才能让青岛成为“大都会” 。
例如 , 百年历史的老牌国有橡胶企业青岛双星集团 , 其星猴网可以定制个性化轮胎 , 还能用双星独创的智能设计工具 , 为全球以液体或粉体为原料的制造企业解决全流程智能制造的难题 , 实现轮胎的智能定制、智能检测和智能仓储 。
再例如 , 同样历史积淀深厚的青岛中车四方 , 搭建了一个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 , 实现高速动车组的数字化设计、制造、运营和服务 , 每天有1300多列动车组的运行状态数据 , 可以实时传回到企业数据中心 。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 就像复兴号一样 , 让速度和远方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
目前 , 全球的工业互联网都在探索当中 , 尚未形成一个成熟完全可供借鉴的模式 。 其中 , 美国的GE Predix平台和德国的西门子Mind Sphere平台 , 都更倾向于ToB的企业端;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 却往往同时在ToB和ToC上着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