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
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
心脏|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文章插图
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受访单位供图
采访人员近日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 , 该院接受国内首例商用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
该患者是一名42岁男性 , 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 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力衰竭中心期间 , 经医院仔细评估 , 其心力衰竭已到终末阶段并且对药物治疗已经没有反应 , 预期寿命不到1年 。
“如果要进一步治疗 , 只有做心脏移植手术 。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表示 , 但是目前我国心脏供体稀缺 , 如果患者想要等到心脏移植或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 只能考虑使用“人工心脏” 。
人工心脏就像一台抽水机
王文艳告诉采访人员 , 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 , 需要完成开胸、体外循环建立、心尖开孔、左室血液泵置入、出入血管对接、血液泵开启转动和泵缆连接固定等高难度操作 。 而在心上开一个“通道”连接外部 , 可谓是复杂又凶险 。 “心脏是有肌肉组织的一个密闭的容器 , 要把心脏里的血液用泵抽出来 , 必须要有一个人工血管插进心脏 。 在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 , 医生会在患者的心尖开孔 , 孔有4平方厘米的大小 。 ”她说 。
“人工心脏实际上就是一个金属机器 , 它像一台抽水机 。 抽水机可以把水从这一头抽到那一头 , 人工心脏的功能与其类似 。 ”王文艳介绍 , 人工心脏能把患者的血液从心室里面抽出来 , 让其通过管路流向患者的升主动脉 , 再由主动脉灌溉到全身 , 从而恢复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 。
“心脏要维持跳动 , 需要随时随地都有能量供应 , 人工心脏也是如此 。 要保证人工心脏有足够的能量 , 在患者体内植入电池目前还实现不了 。 ”王文艳说 , 人工心脏必须靠外源性的电源供给能量 。
人工心脏移植并不是真“换心”
“人工心脏只是替代了心脏供血的功能 , 并不是把患者的心脏换掉 。 ”王文艳说 , 与其他的脏器不一样的是 , 心脏除了泵血功能 , 还连接着人体内的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静脉等 , 所以它是绝不可能离开患者身体的 。
与起搏器、心脏支架不同的是 , 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 , 患者需对其进行特殊管理 。
前面提到 , 人工心脏必须靠外源性的电源供给能量 。 因此患者需要打开“遥控器”来操作人工心脏 。
“‘遥控器’会有部分参数 , 若患者的文化程度低 , 不能够阅读阿拉伯数字或者字母是绝对不行的 。 ”王文艳说 , 同时患者要像“侦察员”一样 , 及时把数据记录下来传递给医务人员 , 最终由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调整 。
那么人工心脏有无使用年限呢?
王文艳表示 , 人工心脏是金属材料所制 , 而体内的生理变化是千变万化的 , 放在体内自然也会有耗损的过程 。 “所以说人工心脏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该设备本身材料以及病人自身状态 。 目前已正式上市的这款人工心脏最长带机记录是10年 。 ”
【心脏|人工心脏如何让患者重获“心”生】延伸阅读
引入“替代者” 或能使心脏功能恢复
心衰终末阶段的患者其本身的心脏几乎是不会工作的 , 但目前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患者在接受人工心脏植入后 , 自身的心脏可以重新恢复功能 。
“这被称为心脏功能逆转性康复 , 若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后自身心脏得到康复 , 医生可将其植入的人工心脏取出 , 患者自身的心脏将重新开始工作 。 目前全球这种康复的发生率在10%左右 。 ”王文艳说 。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 王文艳给采访人员举了个简单例子:“人的腿骨折了不能行走 , 可以先用拐杖辅助走动 , 或许哪天骨伤就会慢慢恢复 , 而人工心脏就起到了拐杖的辅助功能 。 原理虽是这样 , 但心脏是极其复杂的器官 , 只有少数患者的心脏才会有这样的潜在康复功能 。 ”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