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

【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3
川观新闻采访人员 钟帆 巴中观察 白川东 摄影报道
“冬天的温度太低了 , 还得十来天才能发芽 。 ”2月7日一大早 , 趁着客人还不多 , 尹仲荣钻进后院 , 拿起水瓢给铺在铁板上的大麦浇水 。 他是巴中市恩阳区恩阳提糖麻饼的传人 , 在恩阳古镇上开店已有30余年 。
作为米仓古道上最繁华的集镇 , 恩阳古镇曾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和物资集散中心 , 有“小上海”美称 。 提糖麻饼是古镇里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 , 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 。
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文章插图
小小麻饼工序复杂 制作手艺传承百年
车停在游客中心 , 经过一座廊桥 , 拾级而上 , 便到了恩阳古镇老街 。
提糖麻饼藏在街巷深处 , 仅尹记一家 。 穿斗式结构的房屋年代感十足 , 门帘处挂着两排成串的麦芽 , 一块“尹记提糖麻饼”的金字牌匾顶在门梁上 。
据尹仲荣讲 , 他少年时期家境贫寒 , 11岁起开始跟舅爷林富峨学习制作提糖麻饼 , “听说他家是‘湖广填川’时从湖北孝感来到恩阳的 。 ”所以 , 尹仲荣笃定 , 恩阳提糖麻饼手艺源自湖北 。
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文章插图
“提糖麻饼中的‘提糖’就是提炼麦芽糖的意思 。 ”尹家后院小厨房门外 , 一块窄长的三角区是尹仲荣培育麦芽的地方 。 麦芽晒干后磨成粉 , 和煮熟的糯米混合发酵 , 再滤出的糖水熬制 , 最终方得到上好的麦芽糖 , “就制糖这一步 , 每次都得花好几天 。 ”但尹仲荣坚持古法熬制 , 甚至不惜重金在附近的村子请农民专门种植大麦 。 他相信传统的手艺 , 才是最能穿透时间的味道 。
麦芽糖制成后 , 将精面发好 , 内上红糖、橘饼、麻油、香油 , 外上麦芽糖、芝麻 ,整个过程不沾半点生水 。 然后 , 将饼胚均匀地铺放在平底大铁锅里 , 慢火烘烤 。 几分钟后 , 一把拉起连着锅盖的撬杆 , 一锅金黄蓬松、香甜化渣的提糖麻饼就此出炉 。
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文章插图
自2013年设立恩阳区以来 , 随着城市的发展 , 古镇的消防安全备受关注 , 居民不可再烧柴火 , 尹仲荣制作提糖麻饼的土灶也换成了烤箱 。 2019年 ,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看到最传统提糖麻饼的制作技法 , 尹仲荣不辞辛苦 , 先后3次往返深圳 , 重金定制了一个仿土灶的电烤炉 。
开网店、置无人货柜 让游客不再空手而归
“小袋简装的自己吃 , 大袋精装的送亲戚朋友 。 ”早上10点多 , 刘宇专程来到尹仲荣的店里 , 购买了10袋提糖麻饼 , “老婆的弟弟回来过春节 , 专门买给他带回宜宾吃 。 ”
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文章插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尹仲荣每天跟着舅爷顶着装满麻饼的簸箕走街串巷售卖 。 如今 , 销售方式的多样化 , 也给恩阳提糖麻饼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
2014年 , 尹仲荣的大儿子尹鹏程在淘宝上注册了一家网店 , 尹记提糖麻饼开始在网上销售 。 2019年 , 巴中恩阳机场通航 , 作为巴中当地特色小吃 , 尹家的提糖麻饼也成了机场的畅销货品 。
在店门口 , 川观新闻采访人员还注意到一台无人售货机 , 里面也放着可自助购买的提糖麻饼 。 “这是有一次我们在机场看到的 , 记下了销售电话 , 几天后就运了回来 。 ”尹仲荣说 , 无人售货机花了1多万块 , 买得不算便宜 , 但他愿意出这钱 , “我们一家现在城里买了新房 , 只有白天在店里 , 一些来得晚的游客买不到货 , 无人售货机就是为了他们 。 ”
麻饼|年里品川味②|巴中恩阳:提糖麻饼 当年走街串巷售卖,如今无人货柜自取文章插图
罗仲荣演示在无人货柜卖提糖麻饼
其实 , 关于顾客的故事 , 尹仲荣记得的并不多 。 但他知道 , 在恩阳古镇开店30多年来 , 除了本地人外 , 外地慕名来到尹记提糖麻饼店的客人不在少数 。
5年前的一个秋日 , 他曾遇到一位特别的客人 。 那是一位讲普通话的中年人 , 专程从外省来到店里 , “他看了媒体报道 , 并且网购尝过才来的 。 ”和普通的客人不同 , 这人是想跟尹仲荣谈笔“大生意” , “他希望我们每天能给他做出3000个提糖麻饼 , 发到美国去 。 ”如此大的订单让尹仲荣有些心动 , 甚至想到请人帮工 , 但对方之后提出的条件 , 让他实在无法接受 , “他让我们只出饼子 , 然后他来包装成他的品牌 。 ”坚持品牌自主权 , 最终让尹仲荣拒绝了这单生意 。